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11-26
选择字号:
一亩庭园七载情

 学生参与“一亩园”建设。

一亩园一建7年,如此长的工期让7届研究生都得到了实践锻炼。这么多的学生亲身参与到了工程建设中,亲眼看到一座园林如何从设计变成现实,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收获,对刘庭风而言也是一种收获。

■本报记者 陈彬

只要对北京城稍加了解的人,对坐落于北京通州区的宋庄都不会太陌生。宋庄面积不大,但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批批艺术家的到来,却让这里成为了一个远近驰名的艺术村。

7年前,一位大学老师来到了这个充满了艺术气息的地方。在这里,他买下了一块一亩左右的土地。他想在这块地上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建一座传统的中式私家园林史博物馆,而这座博物馆一旦建成,将是国内首个系统展示中国私家园林历史的博物馆。

这位教师就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庭风。不久前,这座被他命名为“一亩园”的私家园林博物馆正式建成了。

这是一个窗口

在很多人看来,建一座园林无疑是一件很具有艺术气息的事情。但作为教师,刘庭风建园的目的却很实际——为了教学。

“我研究的是中国传统园林,在我的研究和教学中,本科生教学需要一个实践基地,研究生教学也需要有一个教学研究的地方。但在建园之前,这样的场地我是没有的。”采访中,刘庭风说,为此他不得不经常“到处找正在施工的园林工地或基地”。于是,一个想法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我能不能带领研究生,自己造一个园子?

刘庭风是一个做事很干脆的人,在有了这个想法后不久,他便付诸了实施。而之所以将建园的地址选在距离天津数百里外的北京宋庄,他也是有着自己一番考虑的。

事实上,早在2004年,刘庭风就来到过宋庄。这里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有两个,一个是浓郁的艺术气息,另一个则是因为大量国际友人的到来所产生的国际化效应。而这两点正是刘庭风最终决定在此建园的主要目的。“中国的传统园林要走向社会,甚至走向世界,这是一个平台和窗口,我希望通过一亩园,全世界都能领略到中国园林的魅力。”

2007年,刘庭风买下了一亩土地。

2008年,“一亩园”工程正式开工。这群一直以来都是作为“乙方”,为别人设计园林方案的天大师生,此次终于成为了“甲方”,拥有了一个毫无限制地将自己的设计理念付诸实际的机会。正如刘庭风所说:“做乙方时,我们很多优秀的方案都被甲方不合理地改动了,我们非常愤怒,但又很无奈。但这一次终于自己做主了,这是让我最痛快的一件事。”

于是,内心痛快的刘庭风,带领着一群同样干劲十足的研究生们,走上了一条历时7年的建园之路。

这是一次历练

一亩园建了7年。相应的,也就有了7批研究生为这个不大的园子的建设付出过心血和汗水。

在刘庭风的研究生中,孙伯航的身份有些特殊——身为唐山学院艺术系教师的他,其实只是刘庭风的一位在职研究生。然而,这并不影响他对于建设一亩园的热情。

孙伯航接触一亩园的建设是在两年前。此后的两年间,他每周一至周三会在学校上课。此后的几天时间里,他便会驱车来到宋庄的施工工地,日夜守在这里。这两年间的寒暑假,他也会将几乎一半的时间,花在工地上。

“工地施工时会有很多问题。此时,现场的调整就显得很重要了。而且一些想法和灵感也只有在施工现场才能产生。”孙伯航这样解释自己长期“泡”在工地的原因。

一次,施工队要堆砌一座3米高的假山,刘庭风因为课程繁忙无法来到现场,但受车辆调动的限制,施工时间却不能更改。于是,从施工开始之初,孙伯航每一小时都要从各个角度给假山拍摄照片,发给远在天津的刘庭风。两人这样的沟通从当天13点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5点。最终,假山完美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当然,长期“泡”在工地的远不止孙伯航一人。在刘庭风的研究生中,女生占据了大部分比例。正是这些平日里端庄知性的女研究生们,成为了一亩园施工现场的“主力军”。

从今年8月到11月一亩园正式落成,刘庭风的博士生刘燕就一直没有离开施工现场。“早晨6点起床,自己做早饭。然后就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还要加班完成一些其他任务。”采访中,刘燕如此概括她在工地的生活。

一个女生在这样的工地里,吃苦成为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而这也成为了刘燕回忆那段工地时光时,最深刻的记忆。“工地上什么都没有,睡的铺盖都是别人睡过的,这对于女生来说,是挺难以接受。洗澡当然就更不用想了。此外,还要干一些在家里不会干的活儿。于我而言,这些都是一种历练。无形中,自己的自理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了很大的锻炼。”她笑着说。

然而,对于这些研究生来说,得到锻炼的仅仅是“自理能力”吗?

这是一种收获

事实上,如果按照一般的建造进度,如一亩园这样规模的园林,通常只需要3年左右就可以完成。而一亩园之所以用时7年,一方面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是因为刘庭风对工艺要求严格,很多项目都被他推倒重做。“比如园子的标志性建筑阁楼,仅脚手架就先后搭了五次。”

虽然工期严重滞后,但对此刘庭风不但不觉得遗憾,反而认为这是一种收获。

“我真的没想到,这件事会拖7年的时间,但我作为教师,时间成本对我来说不是问题。相反,如此长的工期让7届研究生都得到了实践锻炼。这么多的学生亲身参与到了工程建设中,亲眼看到一座园林如何从设计变成现实,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收获,对我而言也是一种收获。”刘庭风说。

这样的收获不但在校生感受到了,已经身为人师的孙伯航,也深有体会。

“现在已经很少有设计能让你花费如此长的时间去琢磨了。一亩园不大,但无论从设计还是施工都很深入,能够参与这样一个项目的机会不多了。”孙伯航说。

在一亩园的施工过程中,刘燕负责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制作几处灰塑(岭南地区汉族传统建筑装饰工艺)建筑。“目前,院子里一共有4处灰塑,但我们其实做了20多个。这还不包括在制作过程中就被我们否定掉的。”刘燕说,原来在画设计图时,很多因素是自己考虑不到的,所以“设计出来的东西不符合实际”。而经过这样的反复锻炼,现在她做设计时就会想,这样的设计到底有什么用,应该怎么处理,所以“现在做出来的东西是可以使用的”。

这其实正是刘庭风最想看到的。

采访结束后,刘庭风给记者发来了一条微信。而他在微信中的一番话,或许正代表了他的心情:“能实现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的目标是我的最大心愿,可能很多人认为我傻,但我的研究生们觉得我不傻就好。感谢参与工程的历届研究生,是他们与我并肩战斗,我为他们在一亩园中的成长感到骄傲……”

《中国科学报》 (2015-11-26 第8版 校园)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