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章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9-5
选择字号:
英国缘何走向衰落

 

■王章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的迅速强大,英国在世界经济上的地位逐步削弱,从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为债务国。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位于美国纽约,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也大幅度下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最先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在后来的发展中落到其竞争对手后面的呢?

(一)工业垄断地位丧失。19世纪,欧美国家先后走上工业化道路,开始工业革命。当这些国家能够自己生产它们所需的产品时,就开始采取措施保护本国的工业,其中最广泛采用的就是保护关税。而这时英国对外国工业品却不征税。外国实行的保护关税增加了英国工业品进入这些国家的难度,而英国本国的市场却受到来自国外的冲击,英国工业开始遭遇日益激烈的竞争。

19世纪下半叶,发生了以新的炼钢技术、合成化工、内燃机、汽车、电力等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正当美国和德国等国的工业革命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时候,赶上了第二次技术革命,它们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积极采用刚出现的新技术,很快就在工业生产技术上赶上和超过英国。

英国经济增速落后于美、德两国,主要是没有及时采用最新技术发明造成的。英国背上了先行者的包袱,工业设备陈旧,而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又不愿投资改造过时的设备,他们宁可把资本投放到海外,以便利用当地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赚取超额利润,或者向海外放高利贷,获取利息。本来英国在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方面并不比其他国家落后,但英国没有及时把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致在19世纪最后二三十年,在钢铁、化工、重型机械、电气、机械工具、精密仪器、零部件标准化等方面都落后了。

(二)经济结构不合理。由于其他国家工业化的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英国没有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主动去适应外界的变化,去满足市场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长期过分地依赖工业革命时期发展起来的煤炭、钢铁、纺织、造船等传统产业。

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传统的产业结构已经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结构性的矛盾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和战后,英国政府都采取了一些调整经济结构的措施,主要是压缩棉纺织业、采煤、造船、钢铁等传统产能过剩的生产力,实现合理化,但效果不理想。

(三)产品市场缩小。英国是成熟经济,传统产品的国内市场较早地趋于饱和,而国外市场也因其他国家先后实现工业化,提高了工业品的自给能力,对英国产品的需求减少。英国工业在世界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时,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对它是有利的,但是在其他国家对本国市场采取保护措施的时候,英国没有及时调整关税政策,使本国市场受到外国廉价商品的冲击。这样,英国和自己的竞争对手长期处于不平等状态,失去了部分海外市场。

英国本来是棉纺织工业大国,在其他国家实现工业革命以前,几乎全世界都是英国纺织品的市场,但后起的欧美国家和日本很快就成了英国强有力的竞争者。

(四)教育制度有缺陷。英国的教育制度有悠久的历史,自然有它的长处,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存在重文科、轻工科、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英国的工程技术教育开始得比较晚,除少数大学设有科学技术课程外,正式的工程技术教育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开始。

英国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比较低,英国选拔高级管理人才特别重视社会背景,而不看重技术资格、相关的训练、技能和经验。管理层的社会分层妨碍了管理的协调和有能力者的晋升。

(五)帝国遗产的消极影响。过去不少人把拥有广大殖民地和英联邦市场看作英国的一种优势,现在很多经济史学家都看到了它的另一面,即它的负面影响。诚然,庞大的殖民地在英国建立世界工业霸权和政治霸权的过程中曾起过很大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广大受它控制的殖民地和英联邦市场的存在、廉价的原料产地和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的存在,使英国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没有足够的忧患意识,没有想方设法去提高自己产品的竞争力。

(六)在研究和开发(R&D)方面投入少。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在R&D方面的投入就比竞争国低,其在创新活动方面明显落后于竞争对手。造成英国R&D投入低的原因是:(1)英国未对主要企业进行公司性的改组,研究工作效益低下;(2)中高等教育中的技术和管理教育缺乏政府的资金支持,缺少教育和工业的非正式联系;(3)政府不干涉经济的自由放任政策。

英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过多地用于军事、航天和核工业等方面,对民品的研发投入不足。

(七)体制上的缺陷。在19世纪末,美、德等国都建立了以股份公司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而19世纪英国公司内部结构简单,典型的商号是由所有者或有亲属关系的人管理,管理人员少,成本计算和生产控制粗放,生产技术的发展主要靠经验,而不是靠系统的研究。即使现在,英国企业在成本核算、营销手段、技术革新等方面也做得比它的竞争对手差。体制上的缺陷、管理制度的惰性妨碍了对生产结构进行及时的调整。

在国家和工业的关系上,英国过去长期奉行自由放任主义,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比较少,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加大,在诸如企业合并、产业结构调整、生产配额、价格谈判、投资水平、销售计划等方面都可以看到政府的影子。但政府的干预往往是保守的,防御性的,不一定都起着建设性作用。政府参与改组工业的目标常常是为了阻止工业的崩溃,保留国家的自给能力,防止大量失业造成社会动荡,保持生产者、消费者和相关产业间的平衡,这样的政策有时会固化老的工业结构,起到反合理化的作用。

造成英国经济相对衰落的原因还可以列举一些,如没有正确处理好劳资关系,贵族文化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企业家缺乏竞争意识等。总之,英国的衰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本报见习记者韩天琪根据讲座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4-09-05 第6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