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珊 张孟枭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8-29
选择字号:
“天气”生意:从搬运工到探索者

 

■本报见习记者 王珊 实习生 张孟枭

作为国内第一家民营商业化气象服务公司,张勇的富景天策(北京)气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景天策)的“天气”生意,最近市场反响相当不错。

分析服装鞋帽行业的营销情况、销量走势和天气变化的关系,为服装鞋帽企业营销和仓储提供综合行业预报数据;部署“智慧园丁”,通过监测设施内与作物生长密切相关的气象要素,为农业生产提供精确化气象服务……张勇等人凭借着精细化的气象信息产品致力于商业气象服务的辛勤探索。

不过,虽然我国气象服务这些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张勇看来,与国外发展成熟的精细化气象服务产业相比,我国气象服务产业只能算是刚刚起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用天气做生意仍让人觉得费解。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天气只是每天早晚的《天气预报》,准时收看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习惯,人们享用“免费”气象信息服务早已习以为常。而在国际上,精细化气象服务已经开始为能源、农业、旅游、物流、交通运输等各行各业提供详细的气象数据服务。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少数气象台站就在与用户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开展了有偿服务,“天气”生意崭露一线商机。而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1985】25号文件,算是给了气象服务合法化的身份。很多人摩拳擦掌,希望能够淘金成功。但“天气”生意并没有像人们所想的那样出现爆发性发展。

“现在不少的公司都仅仅是做气象信息的‘搬运工’,没有很好地与服务对象的需求对接和融合。”张勇说,以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的提供为例,把现在各级气象台站的常规天气信息传递给农户是不够的,而是要在数据的融合、对接、应用开发上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现在到处都是天气预报,虽然能够满足常规需求,但是还远远不够满足专业需求。富景天策要做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制造者,而不仅仅是一个传播者。如果停留在传播气象信息的层面,你可以传播,别人也可以,没有特色和针对性就只有死路一条。”

北京维艾思气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昶说,随着大量民间资本的涌入,“天气”生意之所以不好,在于缺乏一个好的、双方对接的用户平台。“平台缺失,气象局很难和企业进行对接,此外,企业的需求也无法及时传达给气象部门。”

“天气”生意要想做好,必须要找到适应市场需要的运作组织和运作模式。

2014年5月27日,中国气象局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旨在挖掘气象大数据的深层价值,海量气象数据将通过阿里云计算平台,变成可实时分析应用的“活数据”。巨头进入气象服务行业,让缓慢行走的“天气”生意变得有了想象力。这被视为我国气象服务产业的一次发展大契机。

尽管如此,对于气象这盘大棋,李昶仍有着很大的担心。“往前走的每一步都充满着发展机会,但也有可能是个深坑。”

“最大的风险在于你看不见风险,因此很难采取办法预防。”李昶说,此次试水,因为在“天气”生意的市场方面经验不足,对于市场开放度很难把握,可能会“一放就散,一收就死”。

在专家看来,中国气象产业的发展还需要10年才能与国外并驾齐驱。“国外企业很容易冲击国内刚刚起步的企业,希望国家能够出台一些政策,扶持气象服务领域,打造出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否则不要说企业,连气象局提供的服务都会被打垮。”

同时,专家们表示,要提高中国精细化气象服务的准确性,气象服务的能力仍然有待提高。

目前,国外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都比国内高。美国和日本的一些精准气象预测出的时间分辨率已经达到分钟量级,而我国的时间分辨率还停留在小时量级。

李昶说,目前我国的气象服务还有很大的潜力,一方面要提高气象服务能力以满足各层次用户的各种需求;一方面要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加强市场培养,挖掘更多服务点。“单靠小团体和个人难以撑起气象服务大旗,气象服务需要让更多人参与到基础设施平台搭建之中。”(详细报道见第4版)

《中国科学报》 (2014-08-29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