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新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8-29
选择字号:
思考死是为了珍惜生

 

■本报记者 温新红

读过《惜别》的人评价说这本书写得哀而不伤、感怀淡远绵长,而且克制、平静。

“母亲去世的第二天下午,大哥和我回到医院,他去病房办理手续,我在院子里等他。忽然听见不远处两个陌生人在聊天,‘今天天气不错。’‘是啊,是个晴天。’”

在止庵的这本新书里,不但许多场景让人产生共鸣,其中的许多话语也让人印象深刻。例如,母亲去世后,止庵到深圳,所做的第一件事本是应该给母亲打电话的,可“如今我望着床头柜上那个电话机,觉得一切都那么近,又那么远。”

编剧史航认为,《惜别》是很好的“提醒”之书。提醒也是唤醒,让人想起很多亲人间离别的情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作家一样写下父母亲情的故事,史航说:“我没写专门的书谈父母,他写了,我读着,就像在别人的大黑伞下避了雨。”“80后”作家周嘉宁说读《惜别》,让她觉得死亡很温暖。

“有一次去看话剧,忽然悟到:父亲去世,我的人生第一幕结束了;母亲去世,我的人生第二幕结束了;那么现在是第三幕,也就是最后一幕了。”这段多次被人引用的话里,可以看出止庵多年前就开始思考生与死的问题。

《中国科学报》:《惜别》的5个部分明显没时间顺序,是怎样的一个思想过程?

止庵: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存在与不存在,差别在哪儿,才能知道曾经存在有什么意义,知道不存在之后还有另外一种存在方式,即一个人去世后是活在一个活着的人的心里,等这个活着的人死了,他也彻底死了。

《中国科学报》:你什么时候开始思考生死问题?

止庵:距今20年前,我父亲去世,将近4年前我母亲去世,这两件事情给我很大的触动。因此20年前就开始思考生死这个问题,我父亲去世后曾写过几篇这方面的文章。

这本书有几方面内容,最深的内容是我对生死问题的思考,我把自己所有的思考、能想到的、想得通的,都写进这本书里。

《中国科学报》:能否具体说下?

止庵:我的思考从深到浅有三个层次。从深的层次来说,这是接近理论的一本书,即对生死、存在与不存在的思考;往上一个层次,是我对此的感悟,比思考的层次更具体些、形象些;再往上或者说再往浅的层次,是具体那个触动我的事,即我母亲去世这个事。

《中国科学报》:对你来说,这些思考得出哪些结论?

止庵:思考死是为了珍惜生。

生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更应当把自己的日常生活过得好一些,从生存的基础提升到生活的状态。另外,也要尽量善待别人,至少不故意恶待别人,因为他的生同样也只有一次。

我曾和一个朋友聊到,中国人生活都那么焦躁、急不可待,使得我们对死者特别草率,赶紧打发了事。实际上,对自己的生和对死者是一个态度。过去的人不是这样的,他们要慢慢地为死者送行。

仅仅是从人只能活一次的立场出发,我们也应该珍惜自己的人生,想想怎么有价值,或者说有意思地度过一生。

总之,我看重的是死的背景下的生,或者说死的观照下的生。这也是我写这本书要表达的。

《中国科学报》 (2014-08-29 第18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