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和吴晓春两个课题组通过多年合作,日前在肿瘤的光热刺激响应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了激光介导的肿瘤靶向治疗。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美国化学会会志》。
据了解,肿瘤的靶向治疗开创了肿瘤治疗的新思路。纳米药物因其特定的尺寸,可利用肿瘤组织的EPR效应,提高药物对肿瘤组织的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肿瘤的被动靶向治疗。
为进一步提高靶向效应,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纳米药物的靶向修饰,以期实现更高效的主动靶向治疗。近年来,纳米药物领域开始利用一些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通过外界的刺激进行靶向肿瘤治疗。比如,通过施加外部磁场引导具有磁性的纳米药物到达肿瘤部位进行治疗。所以,由于外界刺激方便可控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纳米药物研究者开始关注新型的肿瘤靶向策略。
上述研究团队通过将温敏高分子材料修饰的金纳米棒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复合物(Au@SiO2@polymer)通过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发现利用激光照射小鼠的肿瘤部位,肿瘤局部温度升高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使温敏纳米复合物尺寸减小更加容易渗出血管,二者协同作用导致药物能更加有效地富集于肿瘤组织。也就是说,光刺激大幅度提高了药物在肿瘤组织富集。
科研人员介绍,由于激光的强弱、照射时间等可以方便且精确地控制,该复合物提供了一种向肿瘤部位同时给药和传热进行治疗的理想载体。此次应用纳米材料独特性质而实现的激光介导肿瘤靶向治疗,代表了一种新型的抗肿瘤策略。(金兑)
《中国科学报》 (2014-06-04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