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4-8
选择字号:
智利强震给地球带来“小”变化
 
■本报记者 王静
 
4月2日发生在智利的8.2级强震,直接引发海啸,带来人员伤亡,并诱发国际铜价走高。除此之外,这次强震又会给地球自身带来怎样的变化?记者近日采访了几位地震学家。
 
中科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员陈运泰课题组和北京大学博士张勇等,对此次强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展开了反演成像。据他们介绍,本次地震的破裂方向主要向东部陆地传播,陆地上的震感比较强烈,地球表面发生形变的范围较大,但主要滑动发生在断层深部,最大静态错位量大约有1.8米。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工程地震学与城市灾害研究室博士陈鲲计算出本次地震的地震动图,认为这次地震的烈度将达到VIII以上,灾害面积约有60000平方公里。
 
据介绍,美国学者曾用电脑模型计算后推导,2010年智利8.8级地震让每一天的时间缩短了1.26微秒(百万分之一秒)。因为平衡地球质量的地轴大概移动了2.7毫弧秒(约8厘米),而质量分布的变化影响地球自转,从而影响时间的变化。本次智利强震也会对地球自转产生影响,相关具体数据还在推演之中。
 
此次智利强震也带来学界对于预报方法的新争论。有学者认为,如果想准确预报地震,首先要精确计算各大板块的运动速度,并在各大板块选取足够的基准点,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测得各板块的相对运动,据此估计各板块挤压所产生的能量,再以此估算不同地区地层承受能量的极限,即可能在一定范围内确定地震的发生。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告诉记者,GPS和洋底磁性岩石等资料显示,目前,南美板块与纳斯卡板块之间的会聚速率约为10厘米/年,是地球各板块移动速率最快的。这或许是智利地震多发的最重要因素。
 
其次为太平洋板块向北西欧亚板块之间的俯冲,会聚速率在7.5厘米~8.0厘米/年;再次为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会聚速率也达到5厘米/年左右。
 
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表示,根据板块运动速度进行地震预报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尚未见到明显突破性认识,板块运动速度只可作为面向地震预报所用的数据材料之一,还不能成为地震预报的充分证据。
 
《中国科学报》 (2014-04-08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