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耀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4-4
选择字号:
春渡海棠枝








 
■徐耀
 
人的审美观随时代和年龄而变。
 
最近读李泽厚的名著《美的历程》,其中有专门的章节介绍诗词之美。在古代,文人吟诗作画对花草树木进行赞美,多出于对自然的哲学思考和对社会的人生感悟,实在地赋予某种形状或色彩以精神气质,比如梅兰竹菊。艺术是从古代仪式中分化出来的,而审美是艺术形式在头脑中的反映。为什么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歌里赞美海棠花的并不太多呢?因为海棠太大众化了,品种繁多,树木高大显得花朵偏小,而且花和叶在一起,从远处观看色彩有些过于缤纷。再加上,海棠过后春天就基本结束了,多少给喜爱春天的人们一些惆怅,所以海棠远不像桃、梅、兰那样引起文人墨客的偏爱。不过也有人偏爱海棠,比如陆游。
 
久雨骤晴山园
 
陆游
 
雨霁风和日渐长,小园尊酒答年光。
 
直令桃李能言语,何似多情睡海棠?
 
看看,多情睡海棠!桃李容颜再传情,也比不过海棠春睡美丽呀。不过,现代中国人的审美已经从追求意境转向追求感官,人们已经不打算从花朵的盛开和凋落中慨叹什么,只想单纯享受视觉之美,那么便要对海棠花重新评价。成片的海棠花远看蔚为壮观,近看则花形秀美、色彩浓淡相宜,尤其垂丝海棠,花瓣薄如蝉翼,阳光下玲珑剔透,微风中摇曳生姿。海棠花在全世界的温带都有分布,比如来自美洲的亚当海棠和钻石海棠,花瓣厚实质朴,花柄挺直,比之垂丝海棠则多了些英气勃发。至于常见的西府海棠,香味淡雅,花形圆润,可谓海棠中的牡丹。海棠种种,难以尽见其美,不过将之誉为“既可远观,亦可亵玩”不为过。
 
近日出差,闲暇时去旧日游览过的富乐山公园看海棠,昔日歌颂过的变色贴梗海棠已经如约开放,只是大门口处的那几株已经不见了。后来去了江南,蒙蒙细雨中树树海棠粉嫩可爱、清丽多姿,又是一个好春天,故写诗以记之:
 
春渡海棠枝
 
软披千枝丝条旧,慢舒万朵花妆新。
 
邀得春风绿杨柳,便解重衣渡海棠。
 
《中国科学报》 (2014-04-04 第8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