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小矜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2-18
选择字号:
文理学院的别样青春

 

索思摩学院一角

■童小矜

索思摩学院(Swarthmore College)校园里草坪上最负盛名的超大号白色沙滩椅悄悄地被校工撤走,草坪上铺着一层薄薄的雪,拉开了即将来临的冬假序幕。

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索思摩镇的索思摩学院是美国最顶尖的文理学院之一。它与威廉姆斯学院和阿莫斯特学院多年来稳坐美国文理学院前三名的交椅。

索思摩学院创始人乔治·福克斯是一名贵格教徒,学校至今以贵格教崇尚的“自由,平等,人权”为信仰,希望“以知识改变世界”。这所据称是“校风最开放学术最严谨”的学校拥有众多“传说”,其中一点是多年来保持着全校学生不超过1600名的记录,而生师比一直保持在8:1。

刚刚度过150周岁生日的索思摩学院,迎来了18位中国学生(此前,学校每年的中国学生都是个位数)。8月30日晚上,因循惯例,新生在Scott 圆形露天广场上举行了神圣的点蜡烛仪式,从那天起,他们踏上了这趟独一无二的旅程。

缘起一封“求爱信”

与申请中国大学只需要高考成绩不同,申请美国高校的时候除了要提交SAT成绩以外,还有一样东西是至关重要的,就是一篇陈述为何选择该学校的文章,这篇文章被大家戏称为“求爱信”。

“信的内容可绝非是一味地夸奖学校。”来自深圳的大一学生金杰说,“这其实是让学校判断你与学校的气质是否符合。学校并非是需要最优秀的学生,而是需要最符合学校气质的学生。”

金杰在申请学校的时候曾经在综合大学与文理学院中举棋不定。那时候他看了很多学校的资料,包括他们的网站以及社团。而索思摩学院一位从事濒临消失语言研究的教授介绍深深地吸引了他,那一瞬间,他决定了:就是这所学校。

在他给索思摩的“求爱信”中,他陈述了自己对语言研究的兴趣。最后,他就来到了这里!

来自上海的米奇从小对文学、历史、哲学感兴趣,他很早就将索思摩学院作为自己的不二之选,“如此多的人文课程,如此好的人文传统,我知道这是我想要的学校”。新学期开始,他就选择了拉丁语课程,因为它是研习西方经典文献的必备工具,而在美国,那些大名鼎鼎的综合研究型大学,也没有几所能开授这门课程。

卧虎藏龙的“学霸乐土”

尽管索思摩学院从来不标榜自己只录取“学霸”,但多年来,“学霸乐土”的传奇却一直在延续。索思摩学院的新生录取率在14%~17%,与加州理工学院相当,比麻省理工学院还要低,而新生的平均SAT成绩比杜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都要高。

索思摩小镇距离费城17英里。学校就建在小镇的一个小山坡上,校园宁静而肃穆,有着贵族学校的气质,古老的钟楼、历史悠久的教堂,就连餐厅也是《哈利·波特》里霍格沃兹礼堂的模样。学生们穿着随意而自然,跟美国其他学校的学生并无二致。但是生活在其中,却会冷不丁地被他们镇到,“卧虎藏龙”是每个学生在这里的深刻体会。

有一天,在拉丁语课堂上,米奇对同桌很兴奋地说他发现小说《哈利·波特》有拉丁文版本,而他旁边一位女生幽幽地接了句“《哈利·波特》的希腊文版本翻译得更好一些”,米奇瞬间“石化”。

为了让大一新生更快融入大学生活,学校给每位学生安排了一位高年级的学生作为他们的学术指导(Academic Advisor),为他们未来的专业选择以及职业规划提供帮助。来自北京的金子,有一天在公交车上见到自己的学术指导,一路都抱着笔记本电脑写论文,金子不禁感慨:“不愧为学术指导啊!”

那扇门永远为你打开

每周都有大量的阅读文章,还有好几篇小论文,在图书馆写论文写到凌晨两点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每当米奇与在国内上大学的同学交流,同学都会惊讶于他的课业竟然如此之多:“你可是上了大学呀!”米奇也十分惊诧为什么在同学眼里上大学成为了“轻松”的同义词。

阅读与论文,这似乎是索斯摩大学所有学生的两大关键词。在学习的过程中,这些新生们亲身体验到“小班化教育、精英培养、批判性思考”这些在选择索斯摩时令他们向往的概念。

索斯摩学院引以为豪的小班制教学,也是文理教育的一颗明珠,通常班级不会超过30人,这让教授能更好地与每一个学生交流、讨论。事实上,课堂基本是在20人以内,教授会在课堂前布置好大量的阅读作业,在课堂上所有人都必须与教授和同学们交换观点,进行思想争锋。每周几乎都有多篇小论文需要提交,这期间学生也需要找教授讨论交流,而教授的大门永远向学生敞开。

米奇几乎每次历史课后都会与教授讨论很久,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困惑的问题,他也会随时去教授的办公室“求救”。“这样的机会,在任何一个综合性大学几乎是没有的。”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发布最新的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13~2014学年,中国大陆在美国就读本科的学生增长18%,而其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到文理学院就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多样化的教育体验终将会带来中西教育理念的碰撞与交融,从而刺激与改善中国的高等教育生态。

《中国科学报》 (2014-12-18 第8版 校园)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第一颗被证实有大气层的行星出现了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