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1-24
选择字号:
德中天地:小飞机拍摄大影像

 

蜘蛛雀八旋翼无人机系统

■本报记者 沈春蕾

2013年,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地震后,北京德中天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德中天地)利用自主研发的八旋翼无人机进行航飞,共获取震中超高分辨率影像402张,空间分辨率达0.02米,影像镶嵌后覆盖区域0.15平方公里。

日前,德中天地总经理张建忠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回忆道:“我们将震中影像第一时间交予国家地震局现场应急队和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使用,获相关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

这种八旋翼无人机全称是“蜘蛛雀DW01型旋翼遥控飞机”,它的正射影像技术在国内属首创,也使德中天地成为国际上首次使用旋翼遥控器飞机测图生产正射影像的公司。

钟情于航测技术

张建忠钟情于航测技术研发,1989年于北京大学获得地理系硕士学位后,他来到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现合并为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从事地学遥感研究。

当年,中科院航空遥感中心配备了两架专业科学试验飞机,由美国赛斯纳飞机公司生产的小型公务机改装而成。“这两家科学试验飞机不仅需要专业人员驾驶,还对天气的要求很高。”

张建忠仍记得自己和同事们曾在新疆守候了整整两个月,就是为等到适合飞行的天气。“我们需要在3000米的高空进行航拍,能见度是一项重要指标,但这样的天气却无法人为控制。”他风趣地说,“从有人机航测到无人机航测,是天气逼出来的。”

2004年,张建忠离开了中科院,来到徕卡测量系统股份公司北京代表处。工作之余,为了能掌握更先进的航测技术,他赴维也纳技术大学航测与遥感研究所继续深造,并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在维也纳技术大学,张建忠见到了各种各样的无人低空飞行器。他惊喜地发现,无人低空飞行器不用等候天气,在小区域和飞行困难地区,能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影像。

2005年以来,随着无人机与数码相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与航空摄影测量相结合,成为航空遥感领域的全新发展方向。对无人机航测技术的掌握让张建忠发现,无人机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不但能完成有人驾驶飞机执行的任务,更适用于有人飞机不宜执行的任务。

创业已酝酿多年

“我最初接触的是小型四旋翼无人机,可以搭载200克相机,随着技术的发展,后来出现了六旋翼无人机、八旋翼无人机等多旋翼无人机,可以搭载1000克~2000克的单反相机。”张建忠告诉记者。

2009年,张建忠开始寻找飞机生产商,那时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于是,他利用自己的航测软件开发优势,寻找合作伙伴,成立了一家集航测、遥感、无人飞行器等于一体的科技公司。

时间又过了两年,张建忠不仅在德国找到了飞机设计和生产商,并且经过反复试验,自己开发的软件也可在无人低空飞行器上成功运行。于是,他辞去德国宇航中心空间控制中心的工作,正式回国创业。

“十多年来,我一直在观望和思考,并看到了无人机未来的市场前景,也很清楚在这个行业必须要有过硬技术的才能来支撑未来发展。因此,我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

2011年,张建忠带着成熟的蜘蛛雀八旋翼无人机低空遥感航测系统技术回国,成立了德中天地。这家公司主要研制、开发、销售无人机低空遥感航测系统,以及提供相关的图像处理软件及服务。

2012年12月,在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中心北京密云地面站,蜘蛛雀八旋翼无人机进行了5个架次15条航线的数据采集飞行。随着数据后处理的顺利进行,标志着德中天地的蜘蛛雀八旋翼无人机低空遥感航测系统第一代产品研制开发成功。

公司不是实验室

无人机航拍可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灾害应急与处理、国土监察、资源开发、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等领域,尤其在基础测绘、地质环境调查监测、精准农业、数字城市建设和应急救灾测绘数据获取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创业3年,德中天地已步入正轨,蜘蛛雀八旋翼无人机低空遥感航测系统也于2013年入围北京市第九批“海聚工程”项目。如今公司正在研制开发高光谱无人机系统,并且投入到了实际应用中。

“虽然现在我是一家公司的经营者,但我更想做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张建忠发出这样的感叹不无理由。“回国后,我不仅要干技术活,还要学习运营、融资和管理。”为此,德中天地选址在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希望能得到创业方面的指导。

随着公司业务量的增大,新的问题又来了:要不要扩大经营规模?张建忠介绍道,3年前,国产无人机厂商仅有三五家。而今,国产无人机厂商已超过300家,这一行业逐步升温,竞争日益激烈。

扩大办公区、招聘软件开发人员、寻找投融资……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比如,现金流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直接因素,也是张建忠和团队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

张建忠说:“经营公司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我还是喜欢在实验室里钻研更高端的无人机航测技术,让公司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

《中国科学报》 (2014-11-24 第6版 进展)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