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芳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7-5
选择字号:
桑建华:科研征途上的斗士

 桑建华
■徐芳芳
 
脚下是皑皑的冰雪,身后是险峻的奇峰,照片中的人一身运动短装,风吹发乱,而脸上流露出来的却是胜利的微笑。
 
给我们看这张照片的人是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桑建华,几年前,积劳成疾面临中风的他跨上自行车,工作之余开始了骑行锻炼。
 
天空鸟飞绝,群山兽迹灭,红军英雄汉,飞步碎冰雪。这是1935年红军长征时翻越夹金山的情景。201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航空工业成立60周年之际,五十岁有余的桑建华以“重走长征路”的气概骑行上了海拔四千多米的夹金山。
 
一路峭壁如削,风雪肆虐,同行的小伙子一度想放弃,桑建华指着不远处的红军小道说:“我们比红军当年的条件好多了,所以我们推也要推上去,爬也要爬上去。”
 
如今听来,这句话正如他的科研人生。
 
我的青春我做主
 
“你要是不去考大学,我就让你当技修工。”1977年,还在工厂当挡车工的桑建华向厂里申请考大学,厂长这样回答他。
 
那一年,科学的春天正要融化历史的坚冰,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已经当了两年知青、又当了两年工人的桑建华喜出望外,可厂长却不愿意放走这个吃苦耐劳又头脑灵活的年轻人。
 
那个年代,技修工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位。然而,年轻的桑建华就有着更远大的志向,他想飞得更高。毕竟,从当知青开始,他就一直坚持学习,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在煤油灯下读书。此刻,自己期待已久的机会到来了,怎能轻易放弃?他暗地里复习,第二年坚持报考,顺利地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这是他飞机设计人生的开端。
 
1982年,桑建华的毕业论文刚完成,做的是飞机总体设计。也是在这一年,我国启动了新一代歼击机研制计划,花落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桑建华又一次摩拳擦掌,对一个年轻学生来说,自己学的东西马上就能派上用场,无疑是向理想又靠近了一步。于是,他放弃了很多同学向往的进京指标,跟指导员说,“我想去成都,参加新一代飞机的研制”。他的真诚打动了指导员,他终于如愿以偿地来到了成都,一直干到了今天。
 
如今,桑建华每次去高校讲课,看着教室里一个个充满朝气的年轻脸庞,总会感叹“我们恰逢一个很好的时代,航空工业和我国经济都正处于快速上升的阶段”,总会忍不住号召同学们“加入我国最尖端的军事工业”,眼神里透露出的是对飞机设计的热爱与自豪。
 
青春之所以被称为青春,因为那个岁月张扬着个性、飞扬着思绪。至今仍有着年轻心态的桑建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总是有着明确的目标,并敢于朝着目标奋斗。
 
寂寞与智慧相邻
 
航空工业是工业之花,桑建华一直对自己的事业引以为傲。
 
飞机是现代各门高科技的完美结合,涉及到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学和制造工艺等学科;而要使飞机能飞行并完成规定的任务,还要有动力装置、飞行控制系统、液压系统、电源系统、空调系统、燃油系统、救生系统、航空电子系统以及武器和火力控制系统等。飞机总体设计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不同的专业技术和系统创造性地综合到一起,使飞机整体性能达到规定的战术技术要求。
 
从事了几十年飞机总体设计的桑建华说:“飞机设计实际上就是一个平衡设计,飞机设计师就是把大家的要求都搁在一起,找出一个平衡的方案。”为此,与飞机有关的专业以及飞机的各个系统都要掌握,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是他每天的功课。
 
桑建华说自己是幸运的,一来到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就赶上了当时国家唯一的重点工程——歼10飞机的研制。从1982年开始讨论方案,到1998年首飞成功,再到2004年正式定型,前后22年,他跟着歼10飞机一起成长,见证着它从零开始一直到翱翔蓝天的漫长历程。一路上,有成功的喜悦,也有遭遇挫折后的奋起。
 
1991年,样机做出来了,而这时更好的发动机被发明了出来,为了不让飞机的生命力大打折扣,上级决定更换发动机。在这之前,拆装发动机必须先卸下后机身。桑建与参研人员一道,经过一年多的潜心研究、反复试验和修改,在国内首次验证了发动机整体安装设计方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飞机的维修性,并在歼10飞机的应用中获得圆满成功。
 
事实上,歼10飞机处处闪烁着桑建华智慧的结晶:首次在原型机研制中大量采用CAD/CAE/CAM等先进技术,协调解决了多个飞机气动力、重量、结构、强度相矛盾的技术问题;首次在国内新研飞机上大量采用数控弯管技术,有效缩短了研制周期,大大提高了系统、设备的安装精度和效率;尤其在飞机发动机多次被多余物损坏的情况下,桑建华一次又一次迎难而上、迅速组织攻关组集智攻关,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为歼10飞机的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军工行业的特殊性,桑建华和他的同事们需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守口如瓶,不能与亲人分享快乐,不能与朋友倾诉苦闷,更不能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论文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他们是寂寞的英雄。
 
但正是摆脱了众人的注目,他们才能倾力投身科研,投身国防。寂寞,往往与智慧相邻;荆棘,是英雄的必经之路,也是辉煌与平凡的分水岭。
 
矛与盾的博弈
 
“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是一切作战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为此,各国空军在不断提高飞机作战性能的同时,也普遍采用隐身技术以“保存自己”。
 
上世纪80年代末,隐身技术已经受到全世界的极大关注。但大学里没有这个专业,各研究部门也没有专门从事隐身技术研究的人才。领导找到桑建华:“小桑,隐身的事是不是你来抓一抓?”对新事物充满热情和干劲的桑建华一口答应下来,并一头扎了进去。
 
扎进去才发现,这个全新的领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从原理上来讲,隐形飞机的“隐形”并不是指我们的肉眼都看不到,其目的是让雷达无法侦察到飞机的存在。桑建华这个飞机总体设计师利用几乎所有休息时间,开始重新学习和钻研电磁场、麦氏方程和雷达原理,把能找到的相关资料文献反复研读,同时请教各方面专家,再结合型号的实际情况,成立研究团队开展攻关,大量的分析计算、模型设计、原理试验……经过15年的努力,研究成果终于得到军方认可,批准演示验证并在飞机型号上得到成功应用。
 
几年后,当桑建华已经是雷达隐身方面的专家时,另一种类型的隐身技术开始制约隐身技术的整体发展。上级又找到桑建华,不由分说地,这个任务落到了他身上。桑建华通过研究,发现前一阶段研究之所以一直进展不大,是因为没有掌握其机理和规律,研究基础薄弱。为此,他和同事们专门申请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用了4年时间专门研究相关的机理和规律。提纲而挈领,基础问题突破了,其余问题便迎刃而解,并且融入了型号的发展,贯彻到飞机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之后桑建华又开始了射频隐身的攻关,通过对雷达辐射的信号进行管理,他的研究实现了“我能看见敌方,但敌方看不见我”的目的。正像桑建华在《隐身技术推动飞行器技术进步》一文中阐述的那样,隐身和反隐身是像矛和盾一样螺旋式上升的。
 
在桑建华的科研生涯中,他既造矛,也造盾。因为他了解矛的特性,才能铸出坚固的盾;因为他清楚矛的特点,才能改造盾的性能。如今他正在为实现新型号的关键性能指标而努力,也让自己“铸盾”和“造矛”的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螺旋式上升。
 
规范与创新的相逢
 
德国人曾说,奔驰车到中国生产后就不是奔驰车了,因为生产一万辆就有一万种品质。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我国工业基础的薄弱。
 
“航空工业是最能体现国家工业基础的行业。”桑建华说。飞机的设计生产比汽车复杂得多,每道工序都要保持一样是很难的。尤其是我国没有经历过工业革命,没有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差不多就行”的惯例严重制约着国家工业基础的进步。规范和标准、纪律和诚信亟待建立。
 
在以质量为生命的航空工业里,更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人+技术+条件=国家工业基础”——这是桑建华在演讲中提出的公式。他认为我们亟须解决的,不仅仅是硬件,更重要的是操作这些硬件的人,如何按规范和标准完成动作的过程,迅速提高国民现代工业文明的整体素质。
 
这个观点也贯穿到他对人才的培养上。桑建华一向注重培养年轻人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他对研究团队的每个成员要求非常严格,无论是技术方案、试验方案还是研究报告,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技术问题,哪怕是一句不合适的表述方式、一个不合适的标点符号都力求完美,曾经为了文件上的一个错别字而让人来回改了3次。他说,以小而见大,差之毫厘而谬以千里。
 
建立规范,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创新永远都是科研成功的法宝。桑建华喜欢给年轻人创造创新平台,鼓励他们勇于承担责任。他将项目的各个课题方向进行分解,然后分摊到个人,从综合论证、可行性报告,到科研的实施,由年轻人独挑大梁,桑建华则给予指导和把关。通过这种方式,桑建华为所里培养起了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本身就是一方创新的沃土,所里每年都会拿出几百万元创新基金,鼓励有创新思想的年轻人积极申请,组建自己的创新小组,形成了鼓励创新、奖励先进的良性循环机制。而他自己也在这方沃土上一步步成长起来。
 
桑建华说,科研是一条长征路。就像他们攀登的夹金山,沿着“之”字形的山路蜿蜒而上,山底下是阳光灿烂,中间是倾盆大雨,继而是打在身上啪啪作响的冰雹,等下起鹅毛大雪时,他们终于登上了山顶,饱览了峰顶那绝美而动人的风光。
 
《中国科学报》 (2013-07-05 第7版 学人)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