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丽平 海凤 张旸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6-27
选择字号:
打造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蓬勃生命力
——中国石油大学工程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协同培养纪实
 
■本报通讯员 李丽平 海凤 张旸
 
前不久,在2013年研究生招生复试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领域石油天然气储运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分数线高出同类学术型研究生15分;石油加工炼制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分数线高于同类学术型研究生4分,录取第一志愿率达100%。这种“倒挂”现象在三四年前都还是不能想象的。
 
2009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始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四年来,该校运用新理念、新模式、新平台、新机制等,共同打造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日益蓬勃的生命力,而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三段式”培养创新人才
 
黄辉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0级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油气井方向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成功申请3项发明专利的“辉煌”让他有点儿传奇色彩,但他其实也经历了艰难的蜕变。“在校学习为我们打下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但远不能满足工作的实际需要。”刚进入实习单位时,他因为不熟悉工作,只能先跟随企业导师做基础工作,后来才进入课题组。“正是这个过程让我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为自己的研究所用。”
 
黄辉所接受的便是该校“三段式”的培养,即按照“课程教学+实践训练+论文就业”3年三段式格局,学生第一阶段在学校进行1.5学期的课程学习;第二阶段在企业进行1年以上的工程实践训练;第三阶段根据现场课题进展情况,可以返回学校或继续在企业进行论文研究工作。
 
在此基础上,学校把实践能力培养分解成若干典型片段,最终再组合为一个递进式的工程实践创新训练体系:课程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初级经验系统,校内实验平台教学和仿真基地学习进一步提高专业实验技能,校外基地工程实践训练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最后由项目研究工程完成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
 
“‘三段式’培养不是简单的培养过程安排,而是代表一种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螺旋式上升。”在采访中,一位老师如此评价。
 
为理论与实践架起“桥梁”
 
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史上一个重大的转变。相应地,沿袭多年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也需要完成调整。
 
基于对石油工程领域人才能力结构的调研,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对专业领域培养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凝练,构建了“基础理论+多专业模块”体系。开展了一系列问题先导的案例教学和前沿技术教学改革。这些改革让学生们耳目一新。
 
霍鹏飞是2011级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2班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正在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公司实习。研一时,他上了“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进展”、“采油工程设计方案”等案例课程。“上这些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的课程,与完全照着书本去学习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问题式引导’让我们更加注重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融合。”
 
与培养目标越来越契合的教学体系,为学生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学习架起了桥梁,学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都得到了较快的提高。据统计,仅该校2010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与联合培养单位共同申请专利6项,发表相关论文30多篇。
 
把工作站搬进校园
 
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构成完整、衔接紧密、运行流畅的培养流程作为支撑。为此,学校打造了多个校内及野外实习基地、工作站和联合培养基地,并实现了“三个100%”,即:100%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校内实践平台的学习,100% 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到企业工作站进行工程实践,100%的石油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石油工程设计大赛。
 
在这个环环相扣的体系中,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既是课程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成为递进式工程实践训练中具有基础意义的第一阶梯。
 
自2009年学校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就对校内三个学科的实践教学平台进行建设和完善,近几年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不但更好地将实践内容融入到教学环节当中,还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相当于把工程现场搬进了校园、搬进了课堂。
 
对此,该校地学院副院长季汉成表示:“国内很多开设地质工程类学科的高校都在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但只有我们学校建设了完备、先进的校内实践平台,甚至很多研究单位都派学员来这里学习,才说明整个平台的建设是非常贴近实际,极具实用价值的,真正为学生做好了从学校到企业的衔接工作。”
 
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始终关注工程前沿的需要,在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培养实践技能。据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郭绪强介绍,化工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工作需要大量对过程的模拟。因而,学校就在培养方案里加强了化工过程模拟与设计的培训,专门购买了大型通用化工过程模拟软件。据统计,超过50%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此后的现场工作中使用到这些模拟软件,为从事化工过程模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科学报》 (2013-06-27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