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明明 陈惠哲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5-29
选择字号:
水稻钵苗机插技术平均增产12.4%
 
本报讯(记者黄明明 通讯员陈惠哲)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组织召开水稻钵苗机插技术现场观摩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由水稻所自主研发的水稻钵苗机插技术,不仅可做到定量定位按钵取秧,且培育出的秧苗综合素质好。目前,该技术已获9项发明专利授权和十余项实用新型专利权。
 
据介绍,在水稻机插中,传统子盘育秧、毯苗机插技术存在伤秧伤根严重、插后缓苗期长等问题,长期制约着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水稻所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机插新技术。2009年,黑龙江农垦农业局率先引入水稻所独创的水稻钵苗机插技术,在建三江、牡丹江、红兴隆等8个农场开展试验示范,效果显著。
 
据了解,与传统机插技术相比,钵苗机插技术可使水稻返青提早4~7天,平均增产12.4%。同时,研究人员不断改进,使该技术更趋实用性、适用性,应用面积从2010年的50多万亩扩大到目前的1500多万亩,并逐步取代原来的子盘育秧机插技术。
 
目前,该技术已在20多个省市区试验和示范应用。同时,国内外相关农机公司也十分青睐水稻钵苗机插技术,并已开始研发生产与其配套的插秧机、播种机和秧盘。
 
《中国科学报》 (2013-05-29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在AI模型中内置“防火墙” 探秘繁殖密码:铺就葡萄育种“黄金路线”
地球“极客”勇探火星 新型激光角反射器助力35万公里卫星测距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