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建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12-23
选择字号:
重大课题经费要向中小项目倾斜
 
■曹建军
 
重大课题名目繁多,领域广泛,地域辽阔。投入资金动辄上亿,少则几千万。有人称之为项目群,由众多“风马牛”子项目堆积而成。
 
因为是重大,自然需要重点人物牵头;又因为是重点人物,自然也需要众多底层人员工作的配合和支持。如此一来,一个貌合神离的团队便应运诞生了。
 
本来,貌合神离是件好事。因为多学科交叉的确有助于创新思想的萌发和形成,尤其在初期合作期,研究人员各异的背景显得尤为重要。
 
但随着团队人员相互交流和切磋的深入,大家都向同一个目标(我尽量能代替团队中的任何人)积极进取,结果造成研究人员背景差异的缩小甚至消失。
 
一旦这些差异消失后,创新动力自然而然地灰飞烟灭了。因为大家都成了多面手,你再多一只又能如何?此时,大家都成了清一色的复合型人才,也就没有了你追我赶的参照,团队成员思想基本成一个稳态。如果没有外力的介入,这一稳定态很难被打破。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人从一个团队出来后,还保留原来团队作风的缘由了。
 
思想一旦不活跃,哪能有创新?于是,重大课题的工作只能以应付交差为主!其实,这一过程有点像红皇后假设 (起初个体的分化速率与物种多样性高度正相关,但随着分化的推进,这个速率与多样性呈现负相关的关系)。
 
理论很抽象,例子却具体。比如三只狗的时候,抢食物时个个形态各异,而且为能抢到食物的进化也很明显。但当狗的数量增加到两万只时,无论个体有无差异,但都被淹没在狗群的波涛中,好像它们就是一只狗的克隆体,再也看不到区别了。
 
还有一个原因,重大课题团队一般有比较悠久的合作历史,我称为“老关系”。要知道,在生物界,老关系团队在受到外界干扰时,更容易灭绝。而新团队呢?更容易促发新物种的形成和壮大。
 
基于此,建议以后取消所谓的重大课题,肢解为小课题,也好让还没有建立关系的人确实实现创新型研究。
 
学术如此,企业如此,管理组织亦如此。过于庞大的群体必将阻碍创新的延续,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不信,你查看一下世界级创新成果,有哪些是在重大课题中催生的?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jian123)
 
《中国科学报》 (2013-12-23 第6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