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贺春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1-2
选择字号:
一个人的战斗
——中国首个私人分布式光伏并网申请记

 
并网电价是决定私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败的关键,图为如海家项目示意图。
 
■本报记者 贺春禄
 
在国家电网(以下简称国网)2012年10月底宣布了6兆瓦以下分布式光伏发电可免费并网后,家住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的如海(化名)率先向国网提交了私人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申请。
 
尽管有新政的支持,但在最终的并网电力价格上,如海却陷入了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拉锯战之中。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为了自己和今后更多分布式光伏项目申请人的利益,这场一个人挑战国家相关政策的战斗,他一定会坚持到底。
 
首个私人申请项目诞生
 
2012年10月24日上午,如海在微博发布了一则消息:“本周五(10月26日)国网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国家电网关于大力支持光伏发电并网工作的意见》的文件,核心是支持光伏并网,简化手续,降低费用。”
 
这样一则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太多关注、甚至遭到不少质疑的消息,在两天后的10月26日得到证实。
 
当天,国网召开了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的新闻发布会,宣布将简化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流程,6兆瓦以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可免费并网。
 
如海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我赶在全国所有媒体之前,抢先发布了这条关于国网光伏并网新政即将出台的消息。”
 
从2011年7月开通微博至今,如海凭借自己对光伏行业的热情和独特见解吸引了一批高质量“粉丝”,“可以说,光伏领域各个角落都有我的‘粉丝’,不少部委和能源媒体中也都藏有‘眼线’,所以我才能第一时间得知这个重大消息”。
 
2008年,原本从事手机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如海转行进入了一家全球知名的光伏材料供应公司。虽对光伏领域前景看好,但他对其软肋也了然于心:“中国虽然拥有全球80%的产能,并曾经占据50%以上的国际市场,但国内市场的份额却不到全球市场的9%。”
 
中国制造力与市场的严重不匹配,让如海感觉到:必须找到释放国内市场需求的那把“钥匙”。无疑,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广就是他认定的关键之匙。
 
早在2011年5月,如海就向国网顺义区供电局递交了自家光伏电站的并网申请。但由于当时没有相应的并网政策,顺义分公司和北京市国网都拒绝批复申请。
 
“虽然未获批准,不过我拿到了相关业务人员的联系方式。因此,在2012年10月26日当天下午,我第一时间就向国网发送电邮并再次递交并网申请。我也是北京市乃至中国第一个私人分布式光伏屋顶发电并网申请人。”如海说。
 
据了解,他申请的项目系统功率为3千瓦、采用非晶硅薄膜电池;计划投资成本为3万元,每天发电量10度。按照目前1元/度的光伏上网电价,收回成本需8年。
 
战斗开始
 
如海深知,自家的光伏电站想要最终顺利并网,绝非国网下发一纸文件后便能迎刃而解。作为他创业的第一个项目和市场推广的样板工程,对于之后的艰难进展,如海已有心理预期。
 
入网费用便是如海遇到的第一个“坎”。
 
2012年12月5日,国网正式批复了如海的并网申请,同意光伏发电全部并网接入,如海也顺利地拿到了国网电研院的《接入系统报告》和项目接入确认单。12月10日,顺义供电局再次通知他,项目接入费用为1.7万元——包括2个电表、1个断路器等,费用均由他承担。
 
如海当即便提出质疑,因为国网新政称6兆瓦以下项目均应当免费接入电网。对此,国网顺义供电局的解释为“接入工程以及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部分由电网企业投资建设”,“接入用户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项目业主投资”。
 
如海无奈地说:“文件确实如此表述,这意味着项目投资回报期将延长5年,价格太高。”
 
但12月12日,事情出现了转机。当天,国网北京市局、顺义供电局客服部及电研院的工作人员再次到位于顺义北小营的如海家召开现场会议。在他表示1.7万元的接入费过高后,市局相关领导当即表态:“顺义局以前的解释不准确,这只是项目工程估算费用,包括电能表在内的大头都将由国网承担。”
 
对于这两种大相径庭的解释,如海指出,这说明国网新政出台非常突然:“我从国网内部‘粉丝’处得知,对于10月26日国网发布会的内容,他们内部人员也只是提前一周获悉。新政出台太过突然,所以才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解读。”
 
据悉,12月26日,国网已经在如海家安装了北京市第一块私人并网上传电表。
 
但费用的问题,只是如海战斗的开篇。并网电价才是决定他乃至全国私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败的关键。
 
悬而未决
 
在如海并网申请之初,国网便告知,如果要申请1元/度的并网电价,需经过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核准项目。如果没有得到市发展改革委的项目核准,国网只能按照0.4元/度的脱硫煤上网电价进行结算。
 
如海说:“我的目标就是要争取1元/度的光伏上网电价。这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利益,而且也是身后广大潜在分布式光伏居民用户的利益。”
 
知己知彼,才有获胜把握。在仔细研究大量相关政策后,如海指出,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曾出台的《不使用政府投资的能源类投资项目核准(申请材料目录)》是针对法人投资的大型能源类投资项目,自己作为普通居民在屋顶建立分布式光伏电站,既不是法人,也不影响城市规划、土地使用与环境,应当不需要发展改革委核准。
 
他认为,自家一个3千瓦的小项目,欲申请1元/度补贴竟然要通过发展改革委的项目核准(即电站的可研申请),“简直匪夷所思”。
 
“因为该申请材料目录还要求,要提交由具备甲级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的项目申请报告一式5份。申请报告约20万元一套,此外还需要城市规划、环境评价、土地等审批报告,全下来估计费用为50万元,但我家的3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全部投资才3万元。”如海说。
 
更何况,发展改革委也很难组织如此多的人力进行项目核准。
 
按照国家能源局的规划,到2015年,中国分布式光伏装机将达到10吉瓦。如海指出,假如每个项目为500千瓦,大约就是2万个项目;如果大部分为3千瓦左右的居民屋顶光伏,需要核准的项目将超过百万,发展改革委根本无法应对。
 
他认为,发展改革委的核准政策应该和国网的并网新政相配套,将6兆瓦以下分布式光伏项目改为备案制。
 
同时,如海表示,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等规定,居民每月日常缴纳给电网的电费均包含每度电8厘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既然大型光伏电站能因此享受补贴电价,那么任何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人都应该无条件地享受1元/度补贴电价。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目前,如海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有关领导处得到的最新消息是——自然人项目是否审批以及享受电价补贴仍无相关文件支持。
 
不过他已看到一线曙光。据对方透露,按照国务院2012年12月19日召开的关于支持光伏发展的常务会议精神,各部门目前正在分解落实,新的光伏审批和电价补贴政策近期即将出台。
 
“估计新政策出台的时间可能是2013年春节前,但不管怎么样,我一定会斗争到底,为自己也为更多的从业者争取应得的权益。”如海坚定地说。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如海的遭遇暴露出发展改革委的工作并没有做到位,相关配套政策推出速度慢于市场的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成本高于大型光伏电站,目前仍然需要政府在价格上予以补贴。
 
《中国科学报》 (2013-01-02 第7版 能源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