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思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9-25
选择字号:
过度信息量是原始创新之敌
 
■彭思龙
 
我们学习做科研的时候,被告知这么一个传统,那就是先要把本领域的几乎所有的论文都要看一遍,然后再从中找出毛病,加以改进,于是论文就作出来了。但是,在很多学科,在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在网络信息传递如此快速的今天,这样的做法似乎正在扼杀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过度的信息量阻碍了真正的原始创新。
 
首先,过度的信息量会让我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现在论文多数都充满了技巧性,有些技巧还是很吸引人的,很多人因此陷入了技巧的泥潭,迷恋于技巧的展示和玩耍。但是,技巧毕竟只是技巧,原始创新的根源还在于思想,没有思想的技巧不过是人类的智力游戏。事实上,在现有的理论体系下,我们可以提出几乎无限多的技巧,可是,技巧能做的事情毕竟有限,很多本质的问题并不能因此得到解决。
 
其次,过度的信息量让我们容易被误导。现代人的写作技巧大于真实的贡献。很多论文的想法很简单,但是可以写得非常漂亮。对于刚入门的学者来说很迷人,因此就认为这些论文描述的就是真正的方向。历史证明,哗众取宠的文章终究不会得到纪念。学术包装的起源来自于西方现代学术体系。一个简单的思想,经过一个群体的包装就可能成为所谓世界学术的主流,误导了一大批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学术参与者。
 
复次,过度的信息量阻碍了自我智慧的发挥。在大量的信息量面前,我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去理解并掌握,学而不思则罔,我们自己的智慧并没有因为我们知识的增加而增加。老子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小。其意思就是说,知识越多,智慧可能越少。我们越来越多地成为知识的承载者,而不是创造者。
 
再次,科学的发展是有规律的,现在看似繁荣的科学技术实际上能够解决的自然问题其实少得可怜,未解决的问题比已经解决的问题多了不知道多少。那就说明,在林林总总的信息中,真正好的东西是很少的。而且,问题依然摆在那里没有得到本质的解决。
 
最后,历史也同样证明过,真正的原始创新靠的是思想,而且是从原始问题出发思考得到的思想,是依靠哲学得到的思想。这里我就不再举例说明。
 
总之,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何面对海量的信息量,如何在这个习惯于包装的学术环境中学会沉静,在五颜六色的学术技巧中看到本质,如何让我们的智慧而非知识增加,也许就是今后做科研的人们需要重点解决的核心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中国科学报》 (2012-09-25 A3 网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