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爱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4-17 7:17:3
选择字号:
森林雷击火监测预警技术获突破
 
本报讯(通讯员刘爱华)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乃安团队成功研制出“雷击引燃可燃物模拟实验系统”,从而建立了雷击火监测和危险性预报方法,标志着我国在森林雷击火监测预警与火险预报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
 
该成果是刘乃安主持的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森林雷击火发生发展规律和监测预报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日前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的验收会上,该项目获得验收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在完成验收的22个项目中获得技术组第一名。
 
闪电能否引燃可燃物进而导致火灾,既取决于与地面接触的闪电(地闪)的物理和能量特征,又与可燃物条件(如含水率)密切相关。
 
观测研究表明,能引发森林可燃物着火的雷击放电电流应达数百安培,而放电持续时间应达数百毫秒。刘乃安团队经过三年多的试验,提出了高压击穿和低压供电两种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思路,最终实现的放电持续时间达200毫秒以上。
 
刘乃安介绍说,对易于引发雷击火的地闪的探测定位和特征提取技术,是该项目着力解决的另一难题,也是目前国际上的一大难题。
 
雷击火在大兴安岭频繁发生,约占该地区森林火灾的36%。研究雷击火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技术,已成为我国森林防火的迫切需求。
 
该团队在大兴安岭地区建立了核心区覆盖规模达100×100平方公里的试验与示范基地,在基地进行了三年的雷暴期实验观测,发展出地闪的探测定位与特征提取技术,进而建立了雷击火的危险性预测方法,成功开发了雷击火监测和危险性预报软件系统。
 
项目验收委员会认为,该成果不仅有望为我国大兴安岭林区提供专门针对雷击火的火险预报,还可面向我国各级林业部门和主要林区形成系统推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报》 (2012-04-17 A4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