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2-21 6:32:23
选择字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建安:
优秀医院必定有两个“向往”

 
■本报记者 张思玮
 
坚持公立医院改革
 
《中国科学报》:“先诊疗,后付费”是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医二院”)所倡导的一项公立医院改革的创新举措,请你简要介绍一下实施的情况?
 
王建安:医院推出这项举措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方便患者就医,患者只需要办理“健康龙卡”,便可以实现到全省建设银行网点的自助终端预约挂号。
 
挂号后,患者可在就诊过程中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只要卡内有足够的余额,患者不必多次排队付费,可以在就诊结束后一次性支出整个诊疗产生的费用。
 
并且,“健康龙卡”有望在全省各地不同医院使用,这样不仅实现了多渠道预约挂号、一卡多院就诊目的,还简化了就诊流程、节省诊疗时间,得到了患者们的普遍好评。
 
《中国科学报》:我注意到,去年医院的门诊量已高达250多万人次,手术台次已接近8万,但医院占地面积才只有40多亩,拥有床位不足2000张。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做好这么繁重的医疗服务呢?
 
王建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追求更为精湛的医术、为患者奉献更多的关爱,提升医院内涵建设。
 
当然,谁都知道内涵管理是一个难以务实的概念,远没有医院土地、床位扩张带来的成果直观。而对医院管理者来说,抓内涵建设也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因为改变职工的观念和行为,是最难的。
 
《中国科学报》:既然最难,你为什么还在坚持?
 
王建安:因为老百姓不关心医院有多少张床位,他们只关心医院是否能用最小的代价,治好自己的病。而这必须依靠医院自身内涵品质的提升。
 
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合作,仅去年一年,我们已经做了300多例的国际远程会诊,双方进行了几十场多学科讨论。
 
其实,做会诊不仅仅为了得到一个结果,或者得到一套诊疗方案,我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因为诊断与治疗过程中事实上是需要很多学科的联动。
 
注重患者安全
 
《中国科学报》:你一直倡导患者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
 
王建安:患者把他们的健康甚至生命交托到我们的手里,我们要确保他们会得到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安全则是基础。
 
通过与台湾万芳医院的合作,我们引入了“质量与安全”的管理理念,现在每一位员工,都将患者安全作为首要责任贯彻到每日的工作中。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在我们医院所有医疗区域内,包括哪怕是平时看上去非常安全的病房里面,全部都统一配置了心脏的除颤仪和抢救车。因为在医疗区域里面总归比外面发生突发情况多。
 
抢救车固定放在医院每一层的固定位置,里面配置的药品也是统一的,这样就可以减少抢救的误差性,并且所有使用人员都要经过统一培训。
 
一台机器可能会花费几万块钱,但一个生命你能说值多少钱吗?我们这样做重要的是弘扬患者安全至上的文化。
 
《中国科学报》:医院经常与台湾万芳医院开展合作吗?
 
王建安:不仅仅是万芳医院,我们与国内外很多医院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的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互访制度。
 
在台湾万芳医院参观时,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医院员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对品质的深切追求。当你从医院的前门走到后门的过程中,你会看到无论清洁工还是医生,都和颜悦色、积极快乐地工作,这足可以说明这家医院的文化是健康向上的,她提供的服务也一定是高品质的。
 
这带给我的思考是:作为医院管理者,一定要保证员工事业上有成就、感情上有依托、待遇上有公平,争取让每位员工在医院工作都能开心快乐。
 
《中国科学报》:浙医二院如今已经走过了143年的历史,也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医院在未来的人才培养上,有哪些规划?
 
王建安:人才是立院之本,尤其是对领域内领军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浙医二院优秀人才不断脱颖而出,比如郑树教授提出的早期诊断大肠癌的方式写入卫生部教科书中;彭淑牖教授当选为欧洲外科学院、美国外科学院、英国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但遗憾的是没有拥有中国两院的院士。所以,我们争取早日培养出一批具有院士水平的“院士级”医学专家。
 
对于未来的人才策略,我认为主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引进各个岗位所需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并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第二,以人才带动龙头学科发展,争取在5年内形成4~5个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第三,在人才建设中树立核心价值观,不是把技能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当做一种事业来完成。此外,还要加强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中国科学报》:在你心中,真正优秀的医院是什么样呢?
 
王建安:真正优秀的医院必定有两个“向往”,一个是病人的向往,成为目的地医院,一个是员工的向往,奖金未必比其他医院高,但是员工就是不愿走。这种向心力不是简单发点钱发出来的,而是系统的完善,组织的完善和文化的改变。
 
我期待有一天患者们能这样描述浙医二院——“是希望和重生的灯塔”,虽然这条道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我们依然不懈努力,相信终究有一天能达到成功的彼岸,犹如灯塔般照耀每一位患者,成为他们值得信赖和安心的目的地医院。——王建安
 
王建安:浙江省特级专家,担任浙江省心血管介入质控中心主任等职务,擅长冠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起搏器植入术等各种介入诊治工作,年均手术超过1000台。
 
此外,还担任美国心脏学院成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常务理事等10余个学会的成员,担任《心电学杂志》主编、《Circulation》中文版编委等10多本杂志的编委。
 
率先在国内开展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获得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中国科学报》 (2012-02-21 B3 健康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桃多组学数据库PeachMD发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