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毛钱一包的银翘片,两毛钱一瓶的氯霉素眼药水,像这些既便宜又能解决老百姓日常需求的药品已越来越难买到。即便是同样的药品,也再难找到那种简包装了,换个马甲,身价便翻番。
一位药剂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她工作的二十多年间,有近百种廉价药在市场上消失了,并且还有很多廉价药正处在消失过程中。
在药品生产供应方看来,微薄的利润直接削弱了药企们的积极性。曾有药企老板说,在药品的定价模式中,成本不能仅仅定义为药物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成本。企业的科研投入、品牌、经营等存在的差别,应当在定价中体现出来,否则一个小作坊和一个大药厂的区别在哪里?
廉价药供应短缺,责任不能简单地归结到一方头上。以药养医体制、药品储备制度不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完善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廉价药短缺。
目前,国家在基本药物保障方面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对于低利润药或罕用药,政府可以采用直接生产、补贴购买或政策优惠等方式确保供给,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公众的基本用药权益。
期待这样的改变,那些被大家怀念却逐渐消失的廉价药,能停住渐去的脚步,如果转身,也不只是换一个马甲那么简单。
《中国科学报》 (2012-02-21 B3 健康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