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巧玲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2-21 6:32:23
选择字号:
社区里的“专家号”
 
■本报记者 张巧玲
 
“胡爷爷,我又来了!”当身着白大褂的胡宗显刚一出现,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就热情地朝他喊道。
 
“小家伙,又哪里不舒服啊?让爷爷看看。”74岁的胡宗显和蔼可亲地问。
 
像每天一样,胡宗显7点半就来到了亚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此时儿科门口已经来了不少就诊的小朋友和家属。不过,因为是周六,看病的人相比平时要少很多。
 
询问病情、听诊、开药……虽然看病程序都差不多。但胡宗显看病细心、耐心是出了名的。
 
“这个病不可怕,按照我说的去做三天就会见好!”“家里有这个药没?有就不用开了,按照我说的步骤和量去吃。”胡宗显对孩子家长说。
 
胡宗显不仅叮嘱得格外仔细,还会用清晰的字体在病人的病历本上写下病人具体病情和用药的具体步骤和用量。
 
尽管一上午只看了18个号,但直到中午12点半,胡宗显才结束一上午的坐诊。
 
“最晚的时候,要看到下午三点半。”近日,胡宗显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胡宗显,垂杨柳医院原儿科主任,1998年退休,2002年1月被亚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用为儿科专家,到今年刚好是第十个年头。
 
他的老伴赵元珠原是朝阳区第二医院儿科主任。在这个服务中心里,他和老伴撑起了整个儿科的诊治工作。
 
“身体条件允许,就给大伙服务服务。”胡宗显说,这也是响应国家号召。
 
2002年,经国务院同意,卫生部等11个部委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组织老专家到社区服务。胡宗显和老板赵元珠算得上是较早一批参与进来的退休老专家。
 
2006年,国务院又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了“四个一批”工程,其中“回来一批”就是由政府出资,组织一批退休专家志愿团到社区服务。2007年7月1日,北京市正式启动返聘退休医学专家下社区卫生机构工作。
 
随后,退休后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专家越来越多。这些专家的加盟,一方面提升了社区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另一方面也大大缓解了综合医院的就诊压力。
 
胡宗显告诉记者,他所在的这个社区服务中心陆续聘用了一批退休老专家坐诊,中医、内科、五官科、外科都有。有从二炮总医院退休的,有从和平里医院退休的,也有从光华医院退休的。
 
每天,亚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热闹劲一点也不亚于综合医院,许多患者慕名前来就诊。
 
“我是我们小区的人介绍过来的。”住在祁家豁子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从小就经常发烧感冒,“那时候总是带着孩子去大医院挂专家号,号很难挂,挂上了也要半天才能看上,有时一个感冒发烧就得花上好几百的医药费”。
 
现在,她的两个儿子生病了基本上都来这里看病。
 
“方便多了。”王女士说,老专家都比较负责任,还不会乱开药。
 
据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老专家的待遇主要是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每月2500元支付。
 
“不开药,会不会影响收入?”记者问道。
 
胡宗显笑笑说:“我们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受的是毛泽东思想教育,就是为人民服务。”
 
“我也有孩子,能理解家长们的心情。”胡宗显说,细心、耐心、和蔼是一个儿科医生最起码的素养,而不给患者乱开药、对患者负责是一个医生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中国科学报》 (2012-02-21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