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福瑞多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2-7 7:34:14
选择字号:
废止以药养医需一招新棋
 
■福瑞多
 
继1月12日北京率先在5家公立医院试点“医药分开”后,各地方医院也逐步展开了改变以药养医模式的探索道路。
 
“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实行“四个分开”的方针,是医改的核心指导思想。
 
以药养医固局怎打破?
 
而为什么要“医药分开”,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医药分开”?
 
医药分开的目的,旨在铲除以药养医的基础,让公立医院不再逐利而回归公益性,进而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顽疾。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医药分开主要是从经济上分开,而不应理解为简单的、表面的“剥离”和“托管”。所谓经济上分开,是要切断两条经济利益链,一是医院靠卖药加成赚钱,维持运转经费的需要;二是医生靠开处方提成、拿回扣,借以弥补医生收入过低的不足。
 
这两条利益链都导致了医院和医生的逐利行为,扭曲了治病救人的医疗服务的本质,使公立医院变成追逐利润和利益的主体,这是导致“看病贵、看病难”的体制性原因。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表示,取消“以药养医”是必须的。但在当下,有不少难点。目前卫生部给出了4年既定目标,却没有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另一方面,目前医疗机构的各项政策,在面向患者时是市场化运作,而一旦涉及到人力资源开支、设备购买等又变成了计划性的手段,这就是公立医院所处的矛盾状态。其结果是,公立医院改革只能在“再行政化”和“去行政化”之间摇摆。所以,改革要举刀向要害。
 
销药成医院主要营生手段
 
媒体曾曝光的某品牌芦笋片出厂价为15.5元/瓶,到了患者手里却变成213元/瓶,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说是揭开了黑幕,其实许多老百姓并不知道,绝大多数进医院的药品都是雷同的,患者付费比出厂价高出数倍甚至几十倍,这是业内人所共知的规则。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如此。根源不在于哪家医院或哪个医生,而是体制使然。因此必须抓住以药养医体制这个关键问题。只有从根本上、制度上铲除滋生“看病贵、看病难”的土壤,才能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结果。
 
据有关部门调查:全国医院的药品实际加成率为42%,目前有关部门评审三甲医院的条件中也规定,药费收入的比重占医院总收入限为45%,可见,在目前体制下,不靠药品收入医院是生存不下去的。
 
那么,不靠“以药养医”谁来养医呢?如何来解决钱的问题呢?于明德给出的回答十分清楚:必须改体制!
 
解决办法或看按病种收费?
 
2010年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为19600亿元,而据资料显示,2005年仅为8659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13.6%,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
 
政府是公立医院投入的主体,是医保制度投入的主体。2001年财政收入只有1.67万亿元,到2011年财政收入已有10.37万亿元,年递增幅度20.04%。把迅速增长的财政收入最大限度地投向民生,包括医疗,这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对卫生总投入的增长幅度最低限度不应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这也是实现改革成果共享和社会公平的关键措施。于明德认为,节约一点“三公”经费、少搞一点“政绩工程”,把钱多投入到医疗保障中去,这不是一件难事。
 
在去年,《科学与健康》双周刊曾密切关注单病种收费工作的进展,我国现行的就医付费方式是按项目付费,医院为了创收会不断增加检查、手术等医疗项目,导致费用上涨。
 
而所谓的“按病种收费”,就是把一类疾病或一个诊断组的医疗费打包,定出一个“套餐”的限价,控制费用。超过这个限额的费用,医保部门就不付费,医院要自己承担超支费用。
 
卫生部部长陈竺曾表示,按病种收费会倒逼医疗机构必须通过提高服务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来保证收支平衡,转变了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使其从不合理的激励机制、经济利益链条中摆脱出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从而将医院的性质从“创收中心”转变为“成本中心”。
 
《中国科学报》 (2012-02-07 B4 健康)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