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新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2-21
选择字号:
卢昌海:科普写作始于自我娱乐

 
《黎曼猜想漫谈》,卢昌海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本报记者 温新红
 
卢昌海写了十年科普,主要的写作动机来自对旧日梦想的一种怀念。他说,为传播科学尽自己一份绵力之类的,反倒是次要的。
 
从第一篇科普文章到《寻找太阳系的疆界》,再到《黎曼猜想漫谈》,卢昌海的每篇文章都先于或者同步发表在他的个人主页上。网站的点击量由最初的掰着手指都能数过来,到现在日点击量超过4000次。
 
为自己开始科普创作
 
卢昌海和许多优秀学生走过的路一样:1990年因学科竞赛成绩优异被复旦大学录取,1994年,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只是,一部分人毕业后选择在大学教书及作研究,而卢昌海却转行进入IT行业。
 
转行后的一段日子,卢昌海失落了。渐渐地,他又重新开始像以前一样阅读物理文献,没想到的是,不作研究反倒让他在欣赏物理之中找回了自己的爱好。“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又重新回到了孩提时代那个对物理世界充满好奇心的自己。”卢昌海说。
 
儿时对天文与科幻两方面的兴趣在卢昌海内心上升,最终和着对旧日梦想的怀念发酵成为他科普写作的最初动机。
 
卢昌海的科普文章都先放在他的个人主页,开始没有多少读者——每天的点击数可以掰着手指都数过来,“唯一认真读我文章的人大概就是我自己。”对此,卢昌海很淡然,他喜欢这样一句话:写作首先是娱乐自己。
 
他在挑选题材上以兴趣为首要出发点,在写作风格上以让自己喜欢为基本要求, “那时的写作动力主要就是一种类似于自我娱乐的心态。”卢昌海告诉记者。
 
2002年9月,卢昌海写了第一篇科普文章《Wormhole:遥远的天梯》。写于2003年1月的《生命传输机》,之后发表于当年10月的《科学画报》上,也是他第一篇在平面媒体上发表的科普文章。
 
诠释天下第一难题
 
卢昌海的科普作品越来越多地见诸于国内各大媒体:《会下金蛋的鹅——希尔伯特第十问题》、《时间旅行: 科学还是幻想?》、《冥王星落选记》、《质量的起源》等。
 
2007年,卢昌海开始创作《寻找太阳系的疆界》,用差不多一年时间在《中学生天地》连载。之后又创作了姊妹篇《太阳的故事》。后者是介绍太阳系以内的天体本身,前者则介绍了其发现史。这两部作品均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卢昌海说以上科普写作是基于自身兴趣,《黎曼猜想漫谈》则来自受阅读的启发而萌生的兴趣。
 
黎曼猜想是德国数学家黎曼在 1859 年提出的一个猜想。黎曼猜想是除哥德巴赫猜想外另一个著名的而又未获解决的数学难题。又因其重要性,被称为“天下第一难题”。
 
早在2003年,卢昌海在书店发现3本有关黎曼猜想的科普书,在阅读过程中,尽管其中许多内容让他印象深刻,但觉得“不太过瘾”,并考虑自己动手写。
 
如果说过去写的是“普通科普”的话,那《黎曼猜想漫谈》称得上“专业科普”。已经开始科普创作的卢昌海感觉普通科普存在局限性,专业科普能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加之图书市场上专业科普作品依然稀缺。
 
当年11月,卢昌海开始写《黎曼猜想漫谈》。用了差不多两年时间完成了16篇,因为不是约稿,他没再继续写。
 
出乎意料的是,这样的专业科普竟然没有曲高和寡,《黎曼猜想漫谈》是卢昌海所有文章中知名度最高、读者最多的,先后被多家知名网站链接或者转载,不少读者长期追随,并成为他个人主页的忠实网友。
 
在让粉丝翘首盼望了6年之久后,卢昌海终于在今年1月完成了全部写作。
 
这本历经8年多完成的科普作品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王元的称赞:“文章中关于数学的阐述是严谨的,数学概念是清晰的。”这是对非数学专业出身的卢昌海的极高评价。
 
细节的胜利
 
读过卢昌海书的人,都感觉他写的科普“又严谨又有趣味”,不仅有学科前沿的最新知识,而且“精彩,像侦探小说”。
 
卢昌海认为自己科普创作的原动力还是物理,他说:“我对以逻辑上尽可能优美的方式来表述内容一直有偏好,这曾经是我在物理上的一种风格追求。”
 
另一方面,卢昌海表示除专业书外,平时读的科幻、武侠、侦探类的小说,以及历史(尤其是科学史)、传记、散文等,对他写作风格的形成也产生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在科普中使用的典故和比喻等提供素材,并对他选取某些写作题材起到启发作用。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秦克诚在评价《寻找太阳系的疆界》和《太阳的故事》两本书时说:“作者掌握了非常丰富的物理学史和天文学史的细节……介绍得比我读过的任何其他天文学史书籍都更详细。”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对海王星一节印象深刻:“尽管这是一个老故事,但其中的许多细节,其实并不为一般人所知。”随着作者将其历史道来的过程,可以了解到“实际科学过程与哲学教科书上的理想化处理之间的差距,也可以更深刻地领悟科学发现的过程。”
 
相对而言,普通读者拿到《黎曼猜想漫谈》后,不免犯憷,其中有不少数学公式。对此,卢昌海并不讳言,这本和明年将出版的《从奇点到虫洞》都不回避数学公式,因为这样可以“对所涉及的主题作出远比普通科普更深入的介绍,这类科普与一般知识性科普的差别是很大的。”
 
但卢昌海的写作风格没有变,正如王元所说:“文字流畅,并间夹了一些流传的故事,以增加趣味性与可读性。”《黎曼猜想漫谈》依然是通俗易懂的高质量科普。
 
《中国科学报》 (2012-12-21 第6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