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2-11
选择字号:
检验岂能只是配角
 
■本报记者 张思玮
 
凌晨 2点,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解放军322医院急诊病房的宁静,120急救车送来了一名因肝硬化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护士立即抽血,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46g/L。毫无疑问,在这样的情况下输血是必需的治疗手段。
 
患者家属办理相关手续之后,一路小跑将血标本送到了检验科。
 
“接到标本之后,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立即进行血型鉴定。”但是血型结果却让检验科苏庆军傻了眼:O型、Rh阴性。
 
因为这种稀有血型,通常在医院很难有库存。苏庆军先是把患者这一特殊血型告知消化科的医生,然后随即联系该地血站,请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联系血源,并保证供应。
 
就在苏庆军给血站打电话的同时,消化科也将患者的情况向医务处进行了汇报。在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后,消化科、检验科立即成立了抢救小组,并迅速在院领导的统一协调下,积极备血,以保证医疗操作的正常进行。
 
在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焦急等待中,早上8点,终于从血站传来了好消息,找到了与患者血型相符的悬浮红细胞,紧急运送到医院后,便输入了患者体内,病情终于有所缓解。
 
但由于患者患有肝硬化,肝脏合成功能下降且曾大量出血,导致患者凝血功能较差,血小板计数偏低,所以暂时无法彻底、有效地控制出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再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患者也许可能会再次出现危险情况。于是,抢救小组又一次召开病情讨论会。
 
谈论会上,检验科从专业角度发表了一些看法:因为患者血小板计数偏低且凝血功能较差,可考虑适量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若有必要,输注冷沉淀将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最终,消化科医生采用了检验科提出的输血方案,通过3天的对症治疗及输注相关血液制品,患者病情稳定,转入普通病房。
 
“其实,在临床治疗操作过程中,输血是改善症状、确保有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贫血、手术、外伤或其他原因导致大出血的患者,检验医师一方面要保证血液的及时供应,另一方面或许还需要给临床提供专业的建议,帮助临床有针对性地准确选择血液制品,保证用得安全、合理、有效。”苏庆军说。
 
不过,如果立足日常输血工作,结合上述案例的具体情况。不难发现,除了急诊患者外,手术、创伤、贫血等患者均应提前一天鉴定血型,并根据输血申请单备血,避免因血型特殊而无法保证供应,耽误治疗。
 
而当一旦遇到情况危重且病例特殊的患者,简单的联系和沟通恐怕很难满足要求。
 
“最好由医院相关科室成立抢救小组,并由院行政领导负责总协调。这样的模式便于参与救治者随时掌握患者的第一手信息,使患者得到及时的处置,相关检测项目也可直接进入绿色通道。”苏庆军说。
 
而对于输血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配发血机构,更是一座临床、血站之间的桥梁。
 
“在保证临床血液的供应和安全的同时,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时间,参与临床输血会诊和输血技术指导,督促临床安全科学,合理用血。”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周小玉表示,输血科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专业,对于部分专科医生可能不是十分了解,什么病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血液制品也不一定很熟悉。
 
在这样的情况下,周小玉认为,检验科或输血科应积极主动地与临床保持密切联系,给予更专业的建议,协助临床进行相关治疗,保证科学、规范、合理、安全有效的输血。
 
此外,检验科或输血科也有责任将本地中心血站所能提供的血液制品种类、各血液制品的主要用途、输血规范等资料文件刊印成册,并积极向临床进行讲解、宣传。
 
“这对减少患者负担,确保合理、安全用血意义重大。”周小玉认为,输血科如何充分行使职责,不仅需要提升自身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积极地参与到临床工作中,切勿甘当配角,还有赖于医院临床输血委员会发挥其功能。
 
《中国科学报》 (2012-12-11 第8版 健康)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