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2-11
选择字号:
十年监测数据支撑西藏生态建设
 
本报讯(记者沈春蕾)“在解决西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时,过去的变化规律、现在的发展趋势都得用科学数据来回答,只有取得科学上的话语权,才能令人信服。”在日前于京召开的“西藏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系统建设及综合评估”项目研讨会上,西藏区域科技创新集群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所长姚檀栋如是说。
 
会上,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王小丹关于“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十年(2000~2010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的汇报引起专家们的关注。
 
姚檀栋表示:“通过十年生态监测和评估,我们发现,西藏总体生态环境是良好的,但局部地区有草场退化情况。”
 
对此,成都山地所研究员钟祥浩解释说,当地的一些牧民认为牛羊多就能致富快,这导致西藏部分地区出现过度放牧。“通过科学监测,我们就藏区的放牧量给予了评估,现在要做的是退牧还草。”
 
据了解,从拉萨到山南地区的雅鲁藏布江沿岸,研究人员通过科学的监测和评估,已经采取了围栏建设、人工种草和退牧还草等多种措施。
 
“相比十年前,该地区的沙化面积正在缩小。这样的案例让更多人看到了西藏生态建设的成果。”姚檀栋表示。他同时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西藏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既要考虑科学前沿的问题,又要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钟祥浩也表示,“我们不仅要退牧还草,还要在藏区做好生态补偿工作,保障藏民的切身利益”。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马丽华则建议:在西藏自治区,生态移民和移民村的后续发展也应反映到整个生态改善工程中。
 
对于西藏地区生态系统结构变化的数据监测,钟祥浩认为,只靠遥感获取数据还存在很大的难度,需要通过增加西藏地区的生态站点来完善。
 
据了解,目前,西藏地区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我们将采用地面监测、遥感解译和模型模拟的综合手段,为西藏生态环境提供监测和评估。”西藏区域科技创新集群办公室主任、中科院资环局副局长冯仁国表示。
 
在西藏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民增收,是亟待解决的三项重大需求。对此,姚檀栋认为,在生态环境评估方面,要分层次、分问题地作好系列评估咨询报告,尤其要关注西藏发展需求迫切的热点问题。而中科院将协同相关部门集中突破,推动西藏区域科技创新集群建设。
 
《中国科学报》 (2012-12-11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