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电 一个多月前登陆美国东部地区的飓风“桑迪”造成当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鉴于有观点认为极端天气的出现可能成为常态,美国各界开始探讨如何立足防灾减灾开展重建,才能尽量减少极端天气带来的危害。
纽约州在这场风灾中遭受了超过300亿美元的损失。该州州长安德鲁·科莫日前强调,重建规划必须考虑气候变化因素,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建筑标准上,应让新建筑物更加智能化,更具可持续性,从而不但使人们的生活尽快恢复正常,而且促使城市发展适应气候变化。
纽约州政府为此成立3个委员会,审查全州应对自然灾害能力,请各领域专家就如何改善和提高应急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建议。纽约市政府负责对此次风灾和相关应对能力进行检讨和全面评估。
美国的一些地球科学专家在灾后研讨会上,为灾区重建提出3种方案。第一,在海边建造更多具防洪功能的建筑,比如防洪大坝、防洪堤等,以增强对沿海地区的保护。第二,确定新的建筑标准,改建低洼地的建筑物,增加房屋高度。第三,动员部分居民撤离到内陆地区定居。
灾后的纽约已着手确定新的建筑标准,比如规定在高风险地区,建筑物必须能抵御洪灾;部分手机基站至少要储备8小时以上的备用电能。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开始修改已沿用百年的洪水地图,纽约市将更新紧急撤离地图。
一些行政研究者也表示,将大量财政支出用于防灾减灾之前,须先赢得公众对城市新规划的认同和参与。城市管理者必须想办法说服公众,让他们明白防灾减灾开支能切实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刘莉)
《中国科学报》 (2012-12-11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