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畅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16
选择字号:
点亮城市的文化灯塔
 
■本报记者 刘畅
 
书店是普及和推广文化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人们获取养分的途径之一。而近几年随着网络阅读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关张大吉。
 
韩寒曾在《书店2》中写到:由于书店的惨淡经营,想买书的人某天醒来,突然发现对面小书店已换成咖啡屋而后悔不及。如果有一天,我们失去了城市里那个能捧起书并涤荡心灵的处所,会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011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目“旧书”,唤醒了很多人对一本本页角翻卷泛黄的线装旧书的怀念,也让人忆起那些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的日子。
 
大学时代,周末偶尔出去转转,喜欢在西单图书大厦“虚度”一下午的光阴。
 
一下午看下来,常常是腿麻到不行。这时想起五道口有一家光合作用书房,内部带有一间咖啡厅,可以直接在书店里取书,到咖啡厅坐着阅读。
 
去年去台湾的时候,看到了光合作用的原型——台湾诚品书店,一家在台湾很成功的书店。
 
上个月麦家曾谈到,自己也要用这种“书店综合体”的方式,来为走向阅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读书成为更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谈到这种“书店综合体”,很多人第一个会想到法国的莎士比亚书店。
 
有人说,莎士比亚书店是一个平易近人的朋友,它有房间专门提供给无处可去的作家、艺术家、背包客们暂住,要求只是每天为书店做两三小时的工,可以每天看一本喜爱的书,然后每个礼拜可以写一篇感想给书店主人,由她将这些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经历的人的文章收集起来出版成册。而客人们总是能在寄居在书店的短短时间里得到丰富的体验,获得无限的灵感。
 
法国没有莎士比亚,却有莎士比亚书店;中国没有莎士比亚,也没有莎士比亚书店。很多文人在成名后,纷纷转行投向专职的电影、电视编剧,而放弃了传统文学的创作,更放弃了对下一代年轻文学青年的培养和交流。
 
现在的莎士比亚书店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不要对陌生人冷淡,他们也许是乔装打扮的天使。今日还是陌生人,明日同是谷中客。理想谷中孕育的文学梦,加油吧!
 
《中国科学报》 (2012-11-16 第5版 文化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