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月君 蒋海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10
选择字号:
抓住“阳光”的人
——记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启斌

 
■闫月君 蒋海波
 
一大早,在拥挤的北京中关村地铁站出站口,上班的人流像洪水一样漫过来,几个人插入人群逆行冲进地铁,从中关村到知春路再到国贸再到大北窑公交场站,是他们每天必经的线路。
 
早高峰的拥挤和嘈杂让人心浮气躁,这几个人却在地铁里按部就班地利用着每一分钟,对当天实验方案进行细化,对争议部分进行探讨,对实验分工进行商议。在两个小时的路途上,他们完全没被混乱的人群打扰,话题总离不开一个地方——通州槽式太阳能集热实验基地,一个承载他们高效利用太阳能梦想的地方。
 
副研究员刘启斌就是这几个人中的一员,也是经常带队的那位年轻老师。他所属的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曾由于实验场地所限,一度难以扩大发展,所领导经考察决策,提出了充分利用北京周边地区的场地资源,建立实验平台的思路,在几年之内探索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然而,受到实验基地地理位置的影响,科研人员往往在路途上消耗大量时间。有一次,刘启斌看到学生们赶车后的疲乏,半开玩笑地说:“知道咱们为什么要把这个台子搭在通州吗?因为通州在北京的东边,而太阳从东边升起,这样,我们就能抓住每天的第一缕阳光。”
 
初识阳光
 
刘启斌的硕士课题为相变换热,在学术上的成绩令人称赞。但了解他经历的人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放弃一个已经非常熟悉又很有成绩的方向,却选择一个比较陌生的方向——太阳能利用作为自己的课题呢?
 
刘启斌说:“做完了硕士课题,觉得自己对热力学的把握还在比较分散的微观层面,而自己想在宏观、系统的层面上研究热力学,于是选择了现在的专业。”
 
博士第一年,他就在导师金红光研究员的指导下,选择了国际前沿的研究课题:中低温太阳能热化学制氢。当时,太阳能热化学制氢的相关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起步阶段,国外学者大都着眼于600℃以上的中高温太阳能热化学利用的研究,但中高温研究存在大量问题和弊端。刘启斌则结合组里已有的研究基础,选择了另一个在国际上具有开创性的方向:中低温太阳能热化学制氢。
 
从那时起,通州实验台便成了刘启斌的另一个家。几年来,他一直冲在工作第一线:管工、金工、电工、焊工,从只会一部分到样样精通,联系供应商采购设备,积极主动;打理好同各方面的关系,推动了项目的顺利进行,为工程热物理所在通州试验场赢得了良好声誉。
 
初识阳光,刘启斌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生命的第二个爱人。
 
追寻阳光
 
经过几年的试验验证和理论提炼,以刘启斌为主要学术骨干的研究团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低温太阳能热化学制氢新方法和理论。该方法有效聚集中低温太阳能,通过太阳能与化石燃料品位互补,降低燃料化学能释放品位,提升中低温太阳能为高品位燃料。研究成果被国际多位同领域的知名学者引用和正面评价,相关成果正引领国际槽式中低温太阳能热利用的新趋势。
 
理论源于实践更应回归实践。刘启斌所在的研究团队在通过实验提炼中低温太阳能制氢相关理论的同时,将理论联系工程应用。经过四年的奋斗,他们成功研制出首套5 千瓦中低温太阳能热化学制氢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为国内良好运行的中低温槽式太阳能热利用的典范。
 
不满足于现状是科研创新的牵引力。刘启斌在中低温太阳能燃料转换制氢研究的基础上,又研发了中低温太阳能热发电和热化学发电技术,在通州试验场建立了国际首套10千瓦太阳能热化学发电实验系统,并进行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关键部件的性能改进,初步完成了国际首套100千瓦热化学发电系统设计。
 
尽管才33岁,忘我的投入、努力的工作换来了他在研究领域内的多项认可:研究成果在该领域国内外著名期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SCI索引15篇,EI索引31篇,国际会议论文12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同时,受邀担任该领域国内外多个著名期刊论文评审专家。
 
与阳光相伴
 
作为课题组的青年科研骨干,刘启斌是科研工作中的佼佼者,也是研究生们最喜爱的年轻老师之一。
 
“我主动选刘老师做我的导师,因为他年轻,有活力,耐心细致,是一个干实事的人。”他的一位学生说,“刘老师和我们像朋友一般相处,在科研上对我们的指导非常及时、到位,张弛有度。我能做自己喜欢的方向,又能在自己喜欢的方向上得到刘老师的教育、启发和帮助。”
 
刘启斌认为,做科研就要不断积累,及时跟踪国内外在这一领域内的前沿动向,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是做好科研的基础,所以学生必须要做好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和更多的人去交流、讨论、争执,获取新思路,发现新问题……学生的想法、意见很重要,因为那可能是未来真正可行的一种方案。
 
同处一个办公室的小李这样评价刘启斌:“每次吃完晚饭回来,刘启斌老师都还在认真地工作。”熟悉他的同事都说他非常乐观,遇到事情敢于承担责任,科研中遇到问题总会听到他“没关系,我们一块儿想办法解决”的话;学生说他“就是一本字典”,知识渊博并且乐于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他不但是老师,还是一个可以分享生活的“大师兄”……
 
《中国科学报》 (2012-11-10 第7版 创新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