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楠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10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
创新意识应如影随形

 
■本报记者 张楠
 
一千个大脑在思考,可能就会产生一千种对“创新”的理解。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认为,理解“创新”,就应该跳出窠臼,以创新的方式思考。
 
“创新不能仅局限于知识发现的范畴,在技术发展、工程(产品)应用、产业化进程中也都离不开创新。”他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科学发现到产业化的整个过程中,每个层面都需要创新,各层次的创新所要求的内涵和重点并不相同,而且相互之间没有替代性。”
 
从“0”到“1”
 
中国科学院在知识创新工程已经实施13年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于2010年继续深入,开展“创新2020”工程。十多年以来,“创新”已经成为中科院百余家科研单位及相关机构中被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陈同斌是知识创新工程的亲历者,富有技术推广和转移转化经验。他认为,要获得进步和发展,创新意识对每个层面的工作都必不可少。
 
“我国科学家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越来越多,但我们的现状是科学的前沿性不断增强,可是企业所使用的核心技术却大多来源国外或停留在模仿国外产品的阶段。基本上,企业家与科学家还是各干各的,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为了找到遭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之道,陈同斌团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1999年在湖南发现了第一种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这种植物的发现,基本奠定了我国在土壤修复领域的领先地位。
 
这是显而易见的科学上的发现和创新,解决的是从“0”到“1”的突破。
 
“以前,全球都没有找到任何一种能够大量富集砷的特殊植物。我们就是不相信。”陈同斌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创新最忌讳的是从众和没有耐心。我的个性就是坚持创新思维并持之以恒。”
 
“现在想来,如果我们当时不大胆地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如果没有勇于挑战的尝试,这种原始创新就不可能问世。”
 
相关工作并未以此为终点。
 
通过多次考察和试验,他们发现并证实,蜈蚣草体内的砷正是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进入的,且对砷的吸附能力达到普通植物的20万倍左右,比此前在国际上使用较广泛的镉超富集植物遏蓝菜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
 
“我们从技术上证实了蜈蚣草确实能从污染土壤中大量吸收砷并将其带走,但是怎么育苗、怎么让百姓像种玉米、小麦一样把它种‘活’,仍有一大堆难题。创新意识得如影随形。”
 
陈同斌课题组形成了农民易于操作的利用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新技术体系,包括种苗选育、栽培管理、间作种植、回收利用等。在这方面已形成3套具有知识产权的污染土壤修复成套技术,并鉴别出在我国生长的16种能够富集土壤重金属的超富集植物。
 
不断需要另一种创新来应对
 
2001年,全球第一个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工程在湖南郴州邓家塘乡建成。蜈蚣草在当地田间种植条件下,叶片含砷量达到0.8%,收获蜈蚣草每年可以从每亩土地中带走7千克砷。这也证明了它在砷污染土壤的治理方面具有极大潜力。
 
“很多科学创新,我们从原点上与国外差距不大,但到应用上就不行了。可能5年前就已经有了一种技术,却始终无法进入工程应用。”
 
他举例说:“国内研发的CPU,在某些技术指标上并不比国外产品差,但做成计算机产品时技术指标却明显落后,中国的计算机仍然主要采用美国的CPU。这里面就有很多属于产品应用方面的创新问题没有解决。”
 
陈同斌想起了自己在西藏拉萨出差的一次经历。“同事要借我的IBM笔记本电脑用,因为他带的那台国产笔记本没法正常工作,海拔太高开机后电脑硬盘就坏了。温度太低,影响了电化学反应,造成电池的功率也跟不上。”
 
应用层面的创新领袖苹果手机,拥趸无数,该公司曾状告三星公司侵权仿冒,因为“就连它手机外形的圆角设计都经过了大量的应用分析”,陈同斌表示,对用户需求来说,所有问题都不是小问题。一项技术在面对实际应用时,会产生各种实际问题,需要另一种创新来应对。
 
每个人都要发展特性
 
“从发现蜈蚣草,探索修复技术,到建立修复基地,再到建立大规模产业化制度,每一步都是创新。”2002年以来,陈同斌团队带着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已在全国多地进行土壤修复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为推动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产业化奠定了一定基础。
 
广西环江县因洪灾造成超过5000亩农田土壤被严重污染,他们在当地建立了污染土地的植物修复示范工程,每年直接投入2000~3000元/亩,同时采取蜈蚣草与非食用作物的套种方法修复,农民每年可以收入1000~1500元/亩。因为蜈蚣草的生物量大、生命力强,一次种植后可以多次收获,农民的管理成本也相对较低。
 
“起初在广西种几千株蜈蚣草苗,组里的研究生也能因地制宜把它种活,在成百上千亩地里做示范,大规模的育苗工作就必须靠工程手段,依靠团队以外的技术人员来实施,所以蜈蚣草育苗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陈同斌表示,“到了产业化层面,收获后的蜈蚣草生物量这么大,如果只是堆在田间地头,依然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研究和解决收获物的安全焚烧技术和设施就变得更重要。”
 
“每个阶段的创新着力点都不同。技术本身所隐含的某些缺陷,只有在规模化、产业化过程中才会逐步暴露出来。”
 
“看待创新不能狭隘,创新需要适度的个性和不从众。我们1993年开始研究污泥处理时,当时的污水厂都没兴趣。我们研究土壤修复的时候,很多人都还没意识到土壤污染问题的存在。”陈同斌说,“我们不能再停留在简单模仿和跟踪国际潮流阶段。每个人都应该强化和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做出特色,这样我国的强大就指日可待。”
 
《中国科学报》 (2012-11-10 第7版 创新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