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10
选择字号:
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先行者
——广州市越秀区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十周年巡礼

2007年12月,著名教育专家陶西平(右二)等向广州市越秀区委书记武延军(左二,时任越秀区区长)颁发“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牌匾。


2012年11月7日,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斌伟(左)向广州市越秀区区长王焕清(右)颁发“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牌匾。


广州市越秀区副区长于欣伟(右四)在越秀区教育局局长陈军(右三)陪同下到文德路小学指导工作。


2010年5月,佛山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到越秀区教育信息中心进行教育信息化交流。


 
 
 
广州市越秀区师生利用移动终端开展移动电子阅读。
 
编者按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诸多信息化应用领域中,教育信息化始终摆在国家信息化战略中的突出地位。9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优先部署,切实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无疑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全面实施最大的推动力。
 
作为广东教育信息化的先行者,广州市越秀区立足区情实际,加大教育投入,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取长补短,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率先摸索了一条鲜明的教育信息化区域应用特色之路。“十年寒窗”,越秀区终于不负重托,为我们的这个时代,为孩子们的明天,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
 
■本报记者 朱汉斌
 
广州市越秀区,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区,从数百年前的书院群落、英才辈出,到如今的名校林立、声名远播,都一一诉说着越秀教育的悠长历史,见证越秀教育的欣欣向荣。
 
作为广东省首批教育强区,越秀区教育资源十分雄厚。现有区属中小学、幼儿园共92所,其中百年老校13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5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此外,少年宫1个,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1个,区教育信息中心等直属单位共7个。“学在越秀”成为广州市城区最闪亮的名片。
 
六个示范 八项领先
 
彰显越秀教育信息化成就
 
一直以来,越秀区充分发挥全区深厚的文化教育底蕴,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教育优先”理念全力打造“智慧城区”和“学在越秀”品牌,高屋建瓴,科学规划,教育信息化的品牌效应日益彰显,有力地促进全区教育现代化进程。
 
在原东山区与越秀合并之前,就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2005年区划调整后,越秀区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科教兴区”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列入政府工作日程。
 
谈到规划,越秀区教育局局长陈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越秀区教育信息化建设阶段可划分为两个阶段:2002年~2007年为第一周期,重点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第二周期建设为2008年~2012年,重点建设信息化创新应用系统。10年创新实践,越秀区教育信息化已有效渗透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
 
如今,越秀区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设施建设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力地支撑从业务信息化阶段跨越到应用整合阶段,基于教育城域网开展了大量的软件应用建设,基本形成了教育信息化应用基础架构和业务体系,促进全区在创新应用领域,不断强化区域信息化应用特色。
 
越秀区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完成了教育基础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网络阅卷与分析评价系统、教育办公自动化系统、越秀教师培训网、越秀教育资源网等具区域特色的应用系统建设工作,基本形成了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教育管理、教学应用、教学评价的区域信息化应用特色。
 
为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教学效率,越秀区教育局向全区每一位教师印发《越秀教育城域网资源应用手册》和《越秀教育城域网管理应用手册》,方便教师高效使用应用系统和教育资源,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十年栉风沐雨,结下硕果累累。目前,越秀区100%中小学一线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或办公电脑;100%中小学配置了2间以上的电脑室;100%中小学课室及专用场室配置了多媒体教学平台;100%学校建设了校园网;100%学区牵头学校配备了录播易;100%学校校园网通过光纤宽带接入区教育城域网;100%区属国家考试定点考场安装网络巡考监控系统,与省市区考试中心相连接;100%学科教师能够熟练使用学科工具软件。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越秀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愈来愈受到各方重视和支持。越秀区先后被认定为“广东省教育强区”、“广东省信息化示范单位”、“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等称号,区内多所学校也被国家、省、市认定为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
 
2008年第12期《教育信息技术》杂志以《信息化教育的排头兵》为题,全面报道了越秀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所取得的突出成绩。
 
2008年3月,时任广州市委书记、现任广东省省长朱小丹批示指出:“越秀区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做法具有创新和先行意义,应认真总结,很好推广。”
 
2010年4月,广州市教育局领导在教科网年会上评价,“越秀区多年来在教育城域网网络管理方面成绩突出,堪称典范。”
 
规划先行 制度保障
 
推动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
 
近年来,越秀区把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城区建设规划,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先后制定了《越秀区教育信息化第二期发展规划(2006-2008年)》、《越秀区教育信息化第二周期发展规划(2008-2012年)》和《越秀区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越秀区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
 
越秀区副区长、区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于欣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越秀区历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无论是区划调整前的政策制定,还是近年来越秀区委、区政府不断推出的新政,教育信息化始终作为“教育强区”的重要举措。
 
2005年区划调整后,越秀区重新建立了区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区教育信息化联席会议制度。凡政策性、原则性问题经由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程序性、操作性问题经由联席会议解决。高效运作的组织架构,保障了越秀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
 
于欣伟指出,越秀区走出了一条规模与内涵兼顾,优质与均衡并重的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大投入,夯实教育信息化基础平台;措施多,保障教育信息化稳步推进;重应用,教育信息化亮点纷呈。经过十年的建设与发展,越秀区教育信息化已从业务信息化阶段跨越到应用整合阶段。
 
越秀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刘小莲是一位来自基层学校的中学高级教师。在越秀区划调整前,她就作为原东山区教育信息化实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全区的教育信息化规划和协调教育信息化工作,和同事们一起见证了越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之路。
 
从基层学校的专业岗位选调人才来到区教育信息中心,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可谓越秀区教育局领导极具战略眼光的用人之道。“教育信息化对于传统教育模式而言,是一项新鲜事物,必须兼顾专业知识和学校的需求,越秀区教育信息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区教育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超前的规划和丰富的基层经验分不开。”这是一位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评价。
 
谈及成绩,越秀区教育信息中心负责人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十年来,历届区领导、区教育局领导都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政策、资金方面均给予大力支持,而且对区教育信息中心的日常工作,也是关怀备至,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为区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实施保驾护航。
 
据介绍,2002年至今,越秀区共投入4.8亿元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教育信息化战略的实施中,越秀区做到了超前规划、科学统筹,不做“纸上谈兵”的想象,而是抓管理、重实效,层层推进,在摸索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
 
为确保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做到每一分钱都用到实处,严格落实政府采购规定,杜绝“关系采购”和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为此,越秀区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本着“硬件满足需求,应用适度超前,经费力求节约”的原则,力求公正、公平、公开,以“阳光行政”,推动全区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据了解,越秀区教育局先后制定了《越秀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试行办法》、《越秀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者廉政守则》、《越秀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操作流程与管理规范》、《越秀区教育信息化设备维护管理手册》等一整套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规程、管理办法及安全管理制度,全面构建起信息技术支持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在招标中,越秀区教育信息化工程只有“阳光采购”。在IT供应商的眼里,越秀区教育信息化高配置、低价格,再加上随叫随到的售后服务,这就是区教育信息中心在软硬采购中的“底线”,而区教育局领导丝毫不干涉的态度,无疑是给区教育信息中心最大的支持。
 
2008年,越秀区首创实施了中小学过保信息化设备维护外包服务。由于严格的制度保障机制,使该区教育信息化一系列巨额采购,在近年来不仅没有发生一起违纪违规行为,而且在招标采购中,还节省了不少财政经费。近三年,越秀区招标项目共节省财政资金828万元,受到了各级纪检部门的高度肯定。
 
2010年,越秀区教育信息化工程接受了第三方机构对2009年度越秀区教育信息化财政投入绩效评测,评价结果为优秀,充分证明了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质的提升。
 
创新应用 亮点纷呈
 
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历经十年探索,越秀区在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战略的成功实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目前,越秀区已基本形成了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教育管理、教学应用、教学评价的区域信息化应用特色。
 
越秀区在完善原有应用系统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建设了越秀区教师精品课程录播管理系统、教育科研管理系统、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小学办学水平评估系统、教育信息化资产管理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师生信息技术竞赛成果展示平台等特色应用系统,对办公自动化系统、学区管理信息化支撑平台、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等进行了功能升级。
 
区域特色应用系统的建设和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创新与变革。
 
陈军表示:“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越秀区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完成了三大类区域特色系统建设,受到了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的欢迎与参与,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下一阶段,区教育局将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教学业务的价值整合,依托越秀教育城域网,建设越秀教育学习网和越秀名师讲堂,探索学生网络自主和个性化学习,切实为‘减负增效’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家校教育的协调发展。”
 
学区管理信息化支撑平台是越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新亮点之一,越秀区利用学区平台开设了名师、名校长、教坛新秀、教师工作室共1890个,公开课数量达7257节,区域教学特色同步资源共享量达85423多条,容量达59.8G,公布共享的体育设施、实验设施、后勤设施等硬件资源414多项,网络教学资源的区域共享水平不断提升,有效促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
 
在学校应用特色方面,越秀区的表现可圈可点。越秀区每年拨出信息化专款,鼓励和支持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及学科教学的特点,进行资源库和学科专题网站的建设。
 
近4年共支持了56个学校特色应用项目建设,其中五羊小学“古越秀色”德育教育网站、农林下路小学“传统与传承——让粤曲唱响校园”专题网站、第三中学“生物学科研训网”、云山小学“我爱白云山”环境教育网站等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共享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区域影响力。
 
在越秀示范实践中,最有说服力的是10年中,越秀区打造出了一大批信息化特色的品牌学校。目前,辖区内共有育才中学、培正小学等四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第七中学、东风东路小学等24所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第十六中学等7所广州“教育e时代”实验学校。
 
此外,第十三中学、东川路小学等5所学校已获批准创建第五批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9年,东风东路小学、云山小学被批准为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校(全国共50所)。
 
近年来,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在实施信息化应用方面尝到了甜头,先后成为广东省信息化示范单位、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如今,数字化校园已成为东风东路小学教育品牌。而东山培正小学以科研为载体,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学习需求,构建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使百年老校焕发勃勃生机。
 
越秀区基于信息化网络环境,突破时空限制,积极组织学区学校开展丰富的教学研讨活动,成效明显。其中,第七中学开展了“穗—港”两地一课两讲活动,东山培正小学开展“越秀—花都”、云山小学开展“越秀—从化”、第七中学开展“越秀—白云”等区际间网络教学研究、城乡网络教学及研讨活动,成功实现了区域间的文教交流,并通过把越秀区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向相对薄弱地区传送,促进了区域间教育信息化的交流与合作。
 
2011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主任展涛、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等领导到越秀区考察,对越秀区学校的信息化应用意识和应用水平给予了高度肯定。2012年2月,广州市教育局领导对越秀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评价是实(扎实)、特(很有特色)、新(紧跟新技术)。
 
尽管已取得很大成绩,但越秀区在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中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
 
2012年,越秀区教育城域网数据中心顺利完成了升级改造,为下一阶段的“越秀教育云”建设打下了夯实基础。超前布局与稳步实施相互促进,形成了“建设—运用—完善”的良性发展格局,为教与学构建丰富的数字化教育环境,不断推进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为学生成长搭建一条通往成功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
 
智慧教育 先试先行
 
打造教育信息化“越秀样本”
 
十年辛勤耕耘,十年创新实践。越秀区教育信息化结出了累累硕果,主要体现在:一是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高;二是信息技术科研水平高;三是信息技术应用实验学校多;四是学校应用项目多;五是区域应用有特色;六是提高区域教学质量;七是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八是利用信息技术帮扶作用大。
 
越秀区以教育信息化为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区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项目攻关,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进程,提升教育事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
 
2003年,该区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开展“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区属多所小学参与了跨越式发展实验研究,较好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2007年,越秀区教育局申报的课题“构建学区管理模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被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教育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此项目是15年来广东省唯一一个基础教育部门能通过国家级立项的课题。目前,该课题已经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并取得良好的实验成果。
 
据统计,“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越秀区承担的一批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和广州“教育e时代”应用实验课题获批准研究并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取得丰硕成果。其中,“越秀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项目”和“地方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协作开发与共享机制研究”分别获得广东省教育管理科学吴汉良奖一等奖、广州市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及2009~2010年度越秀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越秀区立足教师教学工作业务需求,积极开展各类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促进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越秀区在各级教师多媒体教育软件、学生电脑作品及电脑机器人竞赛中所获得的奖项一直牢牢占据着广州市的半壁江山,发挥着积极的区域示范带动作用。
 
2011年,越秀区教师多媒体教育软件作品获奖数量和质量再居广州市各区前列,其中164件作品在广州市获奖,87件作品在省获奖,15件作品在全国获奖,5件作品获全国一等奖;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上,全区有59位中小学教师获奖。
 
与此同时,越秀的学生们也随着全区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创新思维与素养得到持续提升。他们继在2010年广州市中小学虚拟机器人竞赛包揽初中组前三名后再次在2012年广州市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活动中获得74个奖项,其中一等奖18个。在2012年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全区共有4件学生作品在全国获奖、23件作品在广东省获奖、110件作品在广州市获奖。
 
几年来,越秀区通过网络技术,组织区内的学校教师与对口学校教师成功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培正小学优秀教师的课例实时向佛山九小、从化西宁小学传送,与对口帮扶的新疆疏附县萨依巴格乡、增城小楼镇、茂名信宜丁堡镇铁炉村通过信息化手段积极开展教学帮扶活动。收到很好的帮扶效果,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表扬。
 
于欣伟指出,经过十年创新发展,越秀教育信息化应用全国领跑,素质教育更是硕果累累。她希望越秀区进一步发挥教育信息化的引领作用,在教学方式、促进师生发展方面更好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一是教育信息化在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新作为;二是教育信息化在促进区域教育特色发展方面有新突破;三是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中有新举措。“突出越秀教育的特色是越秀教育信息化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欣伟如是说。
 
2012年,对于越秀区教育局来说,教育信息化已从业务信息化阶段跨越到应用整合阶段,将上升到品牌化这一新的高度。从基础教育出发,今天的越秀区教育信息化已从满足自身内涵需求向“学习型城区”建设迈进,在管理、服务、整合三要素的统筹下,全面推进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为支撑公平教育、全民教育和优质教育发展,探索出一条有效的现代化教育发展之路。
 
(本版图片均由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信息中心提供)
 
《中国科学报》 (2012-11-10 第3版 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