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2
选择字号:
也谈“碎片化阅读”
 
近日,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发表文章《互联网时代不忘高端文化 精神追求要有深度》指出,电脑、网络、手机的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变得越来越便捷与舒适,但要注意,学习、实践或实验、研究、思考、创造,不可能便捷化与舒适化。
 
有人忧思呼吁,更有人身先士卒。拥有20万粉丝的大V微博名人“和菜头”,就在日前发布“封博”帖,原因是“怀疑微博的碎片化阅读对大脑有损伤,很担忧再也不能做深度阅读了”。
 
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之害并非新话题,早在互联网兴起之时,就有专家历数其令人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等种种弊端了。
 
只是,数字阅读相比过往的木简、羊皮书、纸质书来说,确是一种载体的变革;只是,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不得不把阅读时间打碎,而网络提供了碎片化阅读的平台;只是,及时、共享、交互的数字阅读特点让更多原本不阅读、难以阅读的人享受到了阅读的权利。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碎片化阅读代表着一种阅读的趋势,或者说是时代特征。既如此,我们实在应该热情地拥抱它,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将其拒之门外,享受碎片化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快速、便捷、互动和丰富。
 
当然,“网上得来终觉浅”,若做治学之读书,深阅读必不可少。正如红学家冯其庸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言,读书在读“宽”之后更要读“专”读“深”,既要“横读”还要“竖读”。
 
《中国科学报》 (2012-11-02 B1 文化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