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骞鸿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0-9
选择字号:
基药招标政策该鼓励谁
 
■王骞鸿
 
一纸《2012年北京市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公告》(以下简称《采购公告》),标志着北京市基药采购工作正式启动了。“修正”了从前“唯低价是取”的原基药招标模式,此次《采购公告》涉及的两大改进颇为业界所瞩目:一是取消了唯一中标,综合得分高或价格最低者均能中标;二是对于《低价药品目录》、《短缺药品目录》和《基础大输液药品目录》,采取不同的采购方式。
 
提起基药招标这个话题,大多数药企都有“吐不完的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压力下,各药企对基药招标的心态也不尽相同。
 
一些踊跃参与其中的,大抵都是中小药企。这些企业或者拥有低成本技术,或者机制灵活,所以对招标非常欢迎,努力拼抢这块蛋糕。另外一些药企表面抱怨着“良币正在被劣币驱逐”,但拼抢动作却一点儿也不落后,这类企业一般是以生产普药为主的大型企业。还有一部分药企干脆放弃了基本药物的招标,“任他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依然采用自己的商业渠道,走招标外的市场。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凭借“价不惊人死不休”来搅局的。
 
无论如何,招标的实战,带给药企的都是一言难尽的滋味。而拼抢之下,这项国家新医改的重要政策,其美好初衷似乎被逐渐忽略了。事实上,大多数的基药都是过了保护期、临床长期使用、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普药,并且生产厂家多,这是基本药物的优势,利民惠民。
 
不可否认,新医改的顺利实施需要国家投入大笔的钱,因此,基药招标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考虑价格因素是无可厚非的。但此前各地基药招标一个品规只招报价最低的一家企业,这给众多生产基药的企业带来巨大压力。并且,基药的同质化竞争,导致有些基药的中标价已经低于成本价,一些药企不得不在某地放弃投标。
 
药品是治病救人的,药企是要有良知的,即使亏本也要保证质量。但药企也是要生存的,面对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局面,一些民营药企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并在逐步加快国际化步伐。
 
问题的解决和优化需要时间。今年3月底,国务院下发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提出招标采购要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其中一个更重要的表述是,对于达到国际制剂先进水平的企业,在招标采购和定价中应该给予支持。
 
这样的政策,实际上真正鼓励了一批愿意在质量优先的环节上下功夫的企业,鼓励大家要做质量最好、最安全、最有效的药,而绝不仅仅是达到价格便宜的效果。这样的利好政策在下一步的生产流通以及进出口实践中将会起到正向推动作用,增强医药企业对于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经历了“基药招标”的喧嚣之后,药企们也收获了不少心得。从宏观上充分把握、理解、接受、执行国家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以此为着眼点,调整企业战略更是必不可少的。为此,企业要作好战略上的长期准备,在产品开发上未雨绸缪,考虑招标影响,同时苦练内功,提高产品竞争力。
 
不过,国家基本药物的品种是有数的,加上各地的增补品种,也是有数可查的。要不要把“宝”全都押在“基药”上,需要慎重考虑。企业要想长足发展,就一定要有战略上的长久考量,结合自身条件,区分产品线,分析以往的开标情况,选合适的产品参与竞标。
 
不管怎样,初秋之时,对于诸多压力下奋力前行的药企们来说,此次北京市公布的《采购公告》,正如秋日的一缕阳光,明媚而清朗。
 
《中国科学报》 (2012-10-09 B3 健康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