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广清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9-9 1:43:41
选择字号:
“这里培养了我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记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科技英才培养模式
 
□本报记者 朱广清
 
“这里培养了我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那些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往往比专家可以回答的问题更令我兴奋,我总想根据自己有限的知识设计出检验这些问题的方法。”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秘书长周琳放在记者面前的一篇署名王思远的文章中这样写到。
 
“今年,王思远同学以优异成绩提前一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接着被哈佛大学录取,开始生物物理学博士后学习与研究。”周琳告诉记者。
 
成立于1999年6月12日的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始于天文学家王绶琯院士的一份建议。1998年,75岁的他提出“创建‘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的建议”,接着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61名科学家联合签名,提出“关于开展‘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的倡议”,得到中国科学院科普领导小组、中国科协青少年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技术交流中心、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教委、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的支持,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景山学校、北大附中等学校积极参与。
 
按照王绶琯的设计,科技俱乐部开始组织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到优秀科研团组所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时间跨度平均为一年的“科研实践活动”。其核心理念是,引导这一部分中学生走出校门,到科学社会中“以科会友”。王绶琯借用中国科协一项活动的说法,称此为“大手拉小手”。
 
“王思远高中就读北京四中,大学本科就读北京大学物理系。2009年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成立10周年时,他撰写文章讲述参加这里“科研实践活动”所感、所悟及所获……”周琳介绍。
 
自2000年开始,科技俱乐部每年组织学生到科研单位所属的外设实验基地一至二次,进行为期一两周的科学考察和实习。这是另一种方式的“科研实践”。
 
2011年,北京中学生的足迹留在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5600米处。这一年,北京四中学生林定炆集中完成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地球三极的科学考察活动。
 
在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记者翻开这位中学生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日记:
 
8月7日,星期日
 
回到位于拉萨的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在这里进行科研的康世昌教授打开冷库大门,让我们了解储存在冷库中的冰芯。我们的研究针对气候、污染、全球变暖等问题,要为人类造福,对所有人开放,不是什么保密工作。
 
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我们穿着绒衣仍瑟瑟发抖,他们在短袖外面套一件长衫,从容不迫地搬着里面的各种冰样。我们更敬佩他们将年华奉献给科学事业,为了人类共有的家园。
 
“科学家与我们座谈、宁夏沙坡头地区防沙治沙以及沙漠生态考察、四川农业大学海南水稻试验基地考察,还有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的科研实践活动,以及在评议活动中,我面对导师们的学术答辩……”王思远的文章中充满了对自己在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经历的回忆。
 
为检验学生参加“科研实践活动”的效果,考察学生的领悟力、思辨力、创造力,并从中发现表现突出的“科学苗子”,科技俱乐部每年安排有针对性的评议。
 
与“科研实践活动”相配合,科技俱乐部还组织“科学名家讲座”和“科学家——中学生联谊茶会”,内容聚焦在前沿学科和科技全局两个方向上。
 
王绶琯认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战略,包含全民科学素质和精英科学素质两个层次,犹如塔基和塔顶;建构国家综合科学实力的金字塔,其战略上是互相关连的。由此,科技俱乐部决定将立足点移至“科学素质教育”平台,循着“铺设塔基”和“攀登塔顶”两个层次思路,探讨进一步的实验。于是科技俱乐部增加了以初中学生为对象的“校园科普活动”。
 
按照王绶琯的设计,在义务教育时期的初中一个年级中实施这一实验,其目的是普遍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自觉和风尚。这里的“科学”是一个整体概念,包含广泛的科学题材,日常见到的科学时事、科学专题……而这些正是通常的科学普及的内容。
 
《科学时报》 (2011-09-09 A3 深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