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耀初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9-8 8:6:7
选择字号:
闲谈正教授职称的评定
 
□金耀初
 
前几天为美国一州立大学的正教授职称申请写评审意见,要求对申请人在研究能力及潜力,研究成果和影响,研究产出的持续性及在学术界影响等内容作出评论。由此想起有位英国的同事说到几年前为国内一所“985”大学的正教授评定申请写评审的经历。评审书除了要求对申请人的研究能力写评审意见外,还有两项是要选择该申请人的研究成果是否“国际领先”,“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及申请人的水平相当于评审人所在大学“正教授”,“正教授和副教授之间”,“副教授”,“副教授以下”等。
 
申请人2005年博士毕业,2007年升为副教授。最近几年在国际主要杂志发表了6~7篇不错的论文,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同事按照对国内正教授标准的理解,对该申请给予了支持。根据申请人的情况,他选择了“国际一流”和“正教授和副教授之间”。平心而论,以申请人的情况要在他所在大学申请“高级讲师”可能还行,但肯定达不到“Reader”的要求。所以他就选了“正教授和副教授之间”。后来我同事得知该申请未获通过,主要原因可能是评审意见中如果不写“国际领先”申请人就没戏。
 
很显然,一定要“国际领先”才有资格在中国大学升正教授的要求有些过于牵强和自我满足的成分,且不论国内还需要“博导”才有资格独立带博士生。至于正教授的评审条件,可能见仁见智。在工程和计算机领域有这么一个说法:很顺利的情况,博士毕业5~8年,有20篇左右主流期刊文章,也许能评上副教授; 博士毕业10~14年,有30篇左右的主流期刊文章,也就是评上副教授后5~6年后,也许能评正教授。不但要有成果,也要“熬”。
 
当然,不同国家,不同大学的要求可能相差很大。
 
(http://blog.sciencenet.cn/u/profjin)
 
跟帖
 
[12]cwufp
 
教授就像晒酱油,一定是天长日久晒出来的。快速炒制的估计很少有好教授,即便有也是个别。
 
教授与人才是两码事儿,需要分清。
 
[8]Education
 
计算机方面根据论文评职称应该不靠谱,IBM等大公司水平高,一般不发论文。
 
博主回复:不发论文就没法评教授, 但仍可以是杰出的研究人员。 我不主张论文至上,套用一句俗话:论文不是万能的,但(对想评教授的人来说)没有论文是万万不能的。
 
《科学时报》 (2011-09-08 A3 博客@科学网)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