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田保伟
始作俑者
2010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人员在全国选取了9个城市试点监测灰霾天气,发现灰霾日与非灰霾日相比,PM2.5质量浓度增幅达33.3%~123.1%,远高于粗粒子浓度增幅(粒径在2.5~10微米),他们认为PM2.5是产生灰霾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监测,正常天气下PM2.5大约占PM10质量的50%,在灰霾天气下,能升至65%~75%,严重时达到80%。
细粒子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主要是对可见光的散射和吸收作用,其中散射可造成能见度减弱60%~95%。王跃思认为,因为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0.4~0.7微米,直径在这个范围内的粒子对光散射影响最大。
王跃思介绍,在PM2.5中,0.4~1微米粒子的质量占到60%~70%。严重灰霾天气与晴天相比,这段粒子的质量浓度有时上升六七倍,数浓度上升上百倍,所以这部分粒子对灰霾影响最大。
同时,细粒子个数的增多是导致能见度下降的关键原因。王跃思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曾作了一项统计,当能见度高时,大气中每立方厘米有20个细粒子(PM2.5),当能见度差时,每立方厘米有2000多个,增长了100多倍。
王跃思说:“真正影响能见度的是数浓度。”他介绍,目前非灰霾天气下,细粒子数浓度在几十个左右,但在10月底的几个灰霾天,数浓度则翻了几十倍。而同期监测的质量浓度,在10月30日达到峰值145微克/立方米,比正常值60~70微克/立方米只翻了两倍。
也就是说,每立方米多少微克和每立方米多少粒,跟粒子的密度有很大关系。细粒子组成成分复杂,来源有扬尘、飞灰、黑碳等,密度各不相同,数浓度高的,质量浓度不一定高。
而霾增多的关键原因在于粒径在0.4~1微米的轻、小粒子越来越多。
复杂的污染源
据王跃思监测,从2003年至今,北京地区PM2.5质量浓度持续升高。细粒子增多使大气环境污染变得更为复杂。目前,大气中细粒子的有机化学成分能分离出3万多种。相比粗粒子,细粒子来源、成分更复杂,更富变化,更加难以控制。
同时,近几年,细粒子中有机碳和元素碳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即碳质细粒子数浓度增加过快。元素碳很轻,但它的粒子数不少,而且表面积大,消光性强。
有机碳和元素碳比例的增加,主要是因为机动车数量增多,建筑、房屋装修和日常生活中排放出易挥发的气体增多。
除了有机碳和元素碳,细粒子的第二大成分是硫酸盐和硝酸盐,约占PM1粒子的30%以上。燃烧和工业排放并不直接产生硫酸盐和硝酸盐粒子,而是由其产生的气体二次生成。
王跃思解释,一个非常小的粒子与气体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粒子,如粒子上附着硫酸,遇到氨气便会吸收增长成新的较大粒子。“二次生成的粒子,是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导致污染的一个重要过程”。
正是因为存在二次生成过程,尽管北京几乎不排放二氧化硫,但硫酸盐粒子浓度却高居不下,轻时占10%,重时达到20%,原因即在于周边区域排放的二氧化硫生成硫酸盐粒子,随大气输送到北京。
粒径越小越危险
据介绍,细粒子不但可以二次生成,还可以增长,其增长方式主要是吸湿和碰并两个物理过程。
一个干粒子,如硫酸氨、硝酸氨都是纳米级的,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具有吸湿性,一吸水就开始膨胀,到400纳米以上时,便可以散射可见光被人看见,就是所谓的成霾粒子。
PM0.4数量庞大,但质量很轻,对PM2.5质量浓度“贡献”很小,所以经常被忽略。但在吸湿性方面,它的“潜质”却很强。这部分粒子稍微吸点水就能长大,使能见度迅速下降。
PM0.4也来自于所谓“清洁”燃料的燃烧,比如天然气和高标号汽油,这预示着空气污染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细粒子另外一种增长方式是碰并。PM2.5粒子中,具有“动力学稳定结构”的粒径段为0.4~0.7微米,这部分粒子可以在大气中独立存在,悬浮很长时间,数浓度最高。
其他更小的粒子,通过碰撞也更容易合并成这个粒径段的粒子,如两个0.2微米的粒子碰撞,很容易并成一个0.4微米的粒子,这个物理过程叫做“碰并”增长。
正是这种稳定的动力学结构,0.4~0.7微米的细粒子还能吸附很多更小粒径的粒子、病毒、细菌,其中吸附的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对人体危害最大。
王跃思说,华北地区污染最严重的重金属依次是锌、铅、铜,来源主要是工厂黑金属冶炼过程和汽车尾气。大气中的锌、铜、铅等20多种重金属主要吸附在细粒子上,不但自身有害,还在大气光化学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使纳米粒子转化成霾粒子的速度更快。
有研究显示,重金属成分在粒径较小的粒子上富集能力强,甚至更易吸附在PM0.1这些超细粒子上。
另外,细粒子自身的结构也决定了其强大的吸附和接触能力。细粒子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孔径非常多,将其展开后的比表面积可能达到几十平方米。也正是这个特点,使它具有更大的活性表面与其他物质接触,从而发生各种难以预测的化学反应。
王跃思比喻说:“活性炭能吸附很多有毒物质,就是因为它多孔,比表面积大,形状就像马蜂窝。”
《科学时报》 (2011-11-16 A3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