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ammy Zahran 来源:PNAS 发布时间:2015/6/9 9:39:36
选择字号:
研究表明贫穷人群DNA质量有所下降

    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低收入人群体内端粒长度短于普通人群,他们DNA质量持续下降,这可能与生活压力密切相关。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压力可对城市贫困人群基因造成持续损伤,由于生活压力和抚育差异性,他们的DNA质量不断下降。

该研究结果显示生活在贫困环境的人群具有较短端粒,这是一种伴随年龄增长逐渐缩短的DNA序列,他们的端粒长度比生活环境较优越人群更短。这项研究分析了美国底特律市穷人、中下层阶级黑人、白人和墨西哥居民。

端粒是DNA末端的保护帽结构,能够保护染色体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年轻人群中端粒长度大约是8000-10000个核苷酸,它们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同时受到压力影响。之前研究发现端粒长度可以预测一个人的寿命长短。

这项研究表明,底特律低收入居民,不分种族,他们的端粒长度会短于正常人群。斯坦福高级研究中心客座教授阿利纳-格罗尼穆斯(Arline Geronimus)博士称,这是生活在极端贫困、种族隔离生活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在研究人群中,种族划分和收入高低与端粒长度的关联性仍存在较大分歧,端粒最短的是贫穷白人,然而底特律白种人低中收入居民拥有最长的端粒长度。黑种人居民不管收入水平如何,他们端粒长度都大致相同,而穷困的墨西哥人群比墨西哥较高收入人群的端体长度更长。

格罗尼穆斯博士指出,在这项研究中贫困墨西哥居民的端粒长度比非贫困墨西哥居民更长,这是由于他们生活环境压力较小。目前,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来源:腾讯科学 悠悠/编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