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
医学科学
|
化学科学
|
工程材料
|
信息科学
|
地球科学
|
数理科学
|
管理综合
站内规定
|
手机版
首页
|
新闻
|
博客
|
院士
|
人才
|
会议
|
基金
|
大学
|
国际
|
论文
|
视频
|
小柯机器人
作者:Jacob Raber 来源:《辐射研究》 发布时间:2014-4-29 15:49:29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长期深太空任务或导致脑损伤
长期的深太空任务,例如访问火星的载人飞行,可能导致长期脑损伤。研究人员发现,暴露在如深太空环境一样的高能粒子中的老鼠有40%到45%产生了反应时间变慢和注意力缺失的状况。
据《大西洋月刊》报道,这种损伤有时会减轻,但永远不会完全消失。研究人员将报告发表在4月版的
《辐射研究》
上,并呼吁确定识别敏感宇航员的方法,从而使其可以保护自己。(来源:中国科学报 苗妮)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1
青奥会火炬首次太空传递 嫦娥三号承担传输任务
2
国际空间站8月将获3D打印机 拟太空制造零件
3
最新实验表明:老鼠也会因做错事情而后悔
4
美用激光束从太空传回高清视频 或改变太空通信
5
月宫一号内部植物大丰收 部分将送北航师生品尝
6
基金行业频现离职潮传言
7
澳天文和太空科学面临深度预算缩减
8
美计划重启太空中退役多年航天器
1
黑暗增强老鼠听力
2
太空用尿能发电
3
科学家称地球红外辐射或能发电
4
太空生活或对免疫力有影响
5
捕捉到老鼠大脑记忆形成过程
6
紫外线催生星尘有机物
7
新技术可用于测定系外行星质量
8
太空中首次发现惰性气体分子
图片资讯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1
突发!MIT知名华人教授陈刚被捕
2
两张图“搞定”全球农田基础数据
3
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
4
中国工程院撤销李宁院士称号
5
《柳叶刀》:新冠患者最易出现疲劳、肌肉无力
6
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发布
7
日本检出不同于英国及南非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
8
警惕科研“快餐化”“反噬”创新能力
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年度项目绩效评价公示
10
小酌养生?科学家可能被骗了
更多>>
1
张建宗:香港创科发展在疫情下仍然生机勃勃
2
浙江大学成立亚洲文明研究院
3
光伏驶入“异质结”新赛道
4
垃圾焚烧发电步入深度整合期
5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出台
6
冶金行业水系统精细化节能技术论坛召开
7
阿联酋火星探测器将在30天后抵达火星轨道
8
警惕科研“快餐化”“反噬”创新能力
9
“从娃娃抓起”,培养顶尖数学家
10
新冠疫苗费用由医保和财政负担
更多>>
编辑部推荐博文
审稿人意见分歧如何给作者一个反驳和陈述的机会
学术哲学的邀请(23)——此去经年,沉默如斯
同学们对《生命科学前沿》课程结课后的感想!
中国第四例因器官移植引起的狂犬病(1)
关于图书馆图书捐赠工作的思考
破“五唯”之后,立什么?
更多>>
论坛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