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新斌等 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发布时间:2012-12-19 10:18:47
选择字号:
水稻富集甲基汞机理研究获新成果
 
自中科院地化所冯新斌课题组发现我国西南汞矿区食用稻米是农村居民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以来,水稻富集甲基汞机理研究成为汞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内容。冯新斌课题组针对水稻富集甲基汞机理这一科研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发现稻田土壤是水稻体内甲基汞的主要来源,水稻对甲基汞的富集是一个吸收-运移-富集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准确评估稻田土壤中甲基汞的生物可利用性成为人体水稻食用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
 
近期,冯新斌课题组首次采用国际新兴技术——薄膜扩散技术(The diffusive gradient in thin films technique,DGT)原理,自制DGT采样装置,并在水稻整个生长生殖期对稻田土壤中甲基汞的含量变化进行动态监测。研究发现,DGT技术测定的土壤-孔隙水界面甲基汞通量与水稻(Oryza sativa L.)根系吸收土壤甲基汞通量呈显著正相关(R=0.853,p<0.01),且DGT对土壤甲基汞的富集量与水稻果实对甲基汞的富集量呈显著正相关(R=0.768,p<0.05)。这一发现证明DGT技术可用于有效评估汞污染土壤种植水稻可能存在的生态毒性风险。
 
以上成果以“Prediction of Methyl Mercury Uptake by Rice Plants (Oryza sativa L.) Using the Diffusive Gradient in Thin Films Technique”为题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46卷,20期,11013-11020)上。(来源: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