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我国首列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于青岛惊艳亮相。此列车将投用于京雄快线,这标志着我国在市域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开启了系列化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示范应用的新篇章。
首列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惊艳亮相
该列车由中国中车牵头研制,属于系列化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平台下的时速200公里市域D型车。
据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高级主任设计师朱建华介绍,列车构建了中国标准体系,采用的技术标准里中国标准占比达88%,关键核心技术全面自主化。列车依照“智能化、数字化、模块化、绿色化、车地一体化”理念精心打造,搭载十余项核心技术,在智能化、安全性、舒适度、节能降耗以及运用经济性等多个维度实现全方位升级。
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
在智能化层面,列车深度融合数智技术,打造出市域列车最强“智能大脑”。它采用GoA4级全自动驾驶技术,是全国首列时速达200公里的全自动驾驶市域列车,也是全球最快的全自动运行轨道车辆。面对全自动运行中的诸多难题,列车运用智慧控制技术,使行车故障率降低95%以上。其首次采用的热备切换技术,能在车辆控制电路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至备用系统,实现“不停车”运行。同时,列车搭载的高精准冗余感知系统,通过2900多个监测点全面感知车辆状态,实现常见故障“毫秒级”响应,一体化智能运维系统则提升了故障预警预测和维修决策支持能力。
安全性上,列车升级了被动安全防护性能,增设防爬吸能装置,整车碰撞吸能能力提高一倍,碰撞安全速度达36km/h,处于市域列车领域领先水平。此外,还优化了车辆防滑控制,大幅缩短湿滑路况下的制动距离。
列车客室内部
舒适度方面,列车多维度提升乘车体验。通过全方位隔音降噪技术,车内噪声降低5dB;优化车门、空调等区域气密性能,减轻车内压力波动带来的不适感;客室采用智能控制,可根据外部环境自适应调节照明亮度、空调温度等,营造舒适乘车环境。
绿色节能领域,列车采用先进空气动力学设计和轻量化材料,如碳纤维车头驾驶室和设备舱,较传统材料减重约30%。综合节能措施使列车运行能耗降低约16%。
参观列车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供图
经济性上,列车对200余项备品备件进行统型,优化修程修制,降低全寿命周期检修成本。
据悉,随着我国城镇化和都市圈建设推进,市域列车发展加速。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的问世,对推进产业规模化、行业规范化,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该列车投入使用后,将为京雄一小时都市圈建设和雄安新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