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21 21:16:31
选择字号:
AI的话别全信、冷冻馒头放心吃,2025科学流言榜揭晓

 

AI 生成的内容都准确吗?孩子近视能用低浓度阿托品预防?“零添加” 食品一定更健康?这些渗透在日常工作、饮食、育儿中的疑问,其实藏着不少易被误解的科学流言。作为2025年全国科普月的重点活动,近日,2025年度 “典赞?科普中国” 科学领域流言榜正式揭晓,对10个高频科学流言逐一给出权威解释,帮助公众“科学避坑”。

流言一:AI越来越“聪明”,它的话都很准确?

解释:AI 语言模型本质是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预测工具,通过统计语言模式生成回答,其输出完全依赖用户提供的提示词和上下文,既无自主思考能力,也无价值判断。怀有恶意的用户还可能通过诱导性提问,使 AI 生成符合语境的虚构内容。因此,面对AI生成信息,我们要学会理性对待,谨慎甄别。

流言二:得过敏性鼻炎是因为免疫力低下?

解释:过敏性鼻炎是免疫过激,免疫系统误将普遍无害的物质,比如尘螨、花粉、动物毛屑、金属材质(镍)等,识别成了威胁,过量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导致鼻黏膜屏障受损,从而出现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典型症状。跟免疫力低不低没有一点关系。

流言三:低浓度阿托品可以预防近视?人人都能用?

解释:低浓度阿托品的适应症不是预防近视,而是延缓近视进展,且适应人群有具体的条件,不能随便乱用。有医学证明表明,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对延缓近视进展有价值,但是得在配戴眼镜矫正近视后联合用药,才能起到近视防控效果。此外,长期使用阿托品滴眼液也有副作用,应当由专业医生判断,不要自行使用。

流言四:冷冻馒头不能吃,超过两天会产生黄曲霉素?

解释:黄曲霉素产生需要条件,一般在温度25℃-35℃、湿度80%-90%时黄曲霉才会生长并产生毒素,而冰箱冷冻室温度为-18℃,因此只要馒头放入冷冻室时未发霉,短短2天内发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完全不值得担忧。安心炫吧!

流言五:带蒸汽眼罩睡觉能护眼?

解释:目前,市面上不少蒸汽眼罩的实际温度都可达50℃-60℃,且发热时长超过1小时,这相当于“温水煮眼球”。如果在睡眠中使用,人的痛觉感知下降,很可能烫伤了都不知道。遵循科学护眼,避免盲目轻信商业宣传哦。

流言六:“零添加”的食品更健康?

解释:不要盲目追求“零添加”!“零添加”通常指不额外添加防腐剂、色素、香精等食品添加剂。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均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在合理范围内使用不仅没有健康隐患还能延长保质期、改善口感或提升外观。反而有些刻意追求“零添加”的食品,很可能为了延长保质期而加入大量糖、盐,在营养上并不占优势。2025年3月,国家已禁“零添加”标签!合理添加剂更安全,别被营销带节奏!

流言七:纯母乳喂养越久越好?

解释:纯母乳喂养虽有益,但超过6个月后就需要逐步添加辅食来满足宝宝营养需求。延长喂养可能影响婴儿发育,并非越久越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之后结合辅食持续至2岁或以上,但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流言八:蛋黄颜色越深,营养就越高?

解释:营养真高不了一点!蛋黄的颜色受到母鸡的年龄、品种、健康状况、饲料成分及色素的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鸡蛋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这些成分的含量对蛋黄颜色的影响并不大。只要正规渠道购买,存放得当的鸡蛋,都很有营养,不用过度纠结蛋黄颜色哦!

流言九:天天吃素,血脂就不会高了?

解释:单靠吃素控制血脂既不科学,也不推荐。血脂升高不仅与饮食有关,更主要取决于身体的代谢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负责代谢血脂的酶活性减弱,导致血脂难以保持在正常水平。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老年人即便饮食清淡,血脂仍偏高。当血脂过高时,仅依靠饮食调节效果有限,尤其是完全吃素的老年人,可能因缺乏蛋白质而引发营养不良或肌少症等问题。

流言十:发现甲状腺结节就要切除甲状腺?

解释: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不能随便切除,否则可能出现甲减、低血钙等问题。此外,甲状腺周围分布着许多重要神经和大量血管,手术可能损伤这些神经和血管并导致健康问题。多数情况下,甲状腺结节并不会危害健康,如果诊断是恶性,才会进行手术治疗。在体检发现有甲状腺结节,不必有太大压力,更没必要将甲状腺切掉,一切听医嘱就对啦!

2025年度 “典赞?科普中国” 科学领域流言榜 中国科协供图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个由AI设计的病毒问世 首次揭示深海热液动物“以毒攻毒”的机制
大连化物所研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科学家揭示蛋白药物稳定性的普适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