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过“龙屎咖啡”吗?用恐龙蛋做的“活珠子”是什么风味?“霸王龙版佛跳墙”又从何而来?
9月12日,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品牌科普活动“螺说古生物餐厅”科普微展览在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正式开幕。
动画里天马行空的“古生物料理”被“端上”展厅,7道各具妙趣的“菜品”通过图文展板与互动装置,串联起从古生代至中生代的时空想象,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严肃科学背后的证据链与研究方法。
在“摸摸恐龙蛋”互动区,观众可以“穿越时空”,感受恐龙蛋“刚产下时”的新鲜触感。展览结合最新研究,呈现了软壳、硬壳与介于其间的革质蛋壳三类结构特点。
此外,观众还能“打开”结节龙的胃,观察其“最后的晚餐”;近距离观察灵动土家鱼化石模型,用放大镜查看帮助其在水中“滑行”的鳍褶结构……由此理解化石证据、比较解剖与功能复原等古生物学方法如何协同工作。
?
本次展览由上海自然博物馆原创策划,联合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国内顶尖古生物科研团队。
开幕式现场,参与内容策划的多位科学家与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对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盖志琨以《人真是鱼变的吗?》为主题带来主题科普讲座。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展出至11月12日,期间将同步推出线上“带逛展”直播。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