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15 10:10:51
选择字号:
围绕提升学术品位,丁奎岭院士寄语上海交大研究生新生

 

9月14日,在上海交通大学2025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作了题为《提升学术品位 勇攀创新高峰》的讲话,寄语2025级研究生新生。

丁奎岭表示,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研究生阶段则是从知识的“学习者”走向“探索者”的关键时期,是一个持续拓展认知边界、孕育学术成果的创新过程。

“今日中国对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渴求前所未有。”丁奎岭说道,“希望你们积极回应时代呼唤,主动思考‘做什么样的研究’‘怎样做研究’等问题,在知识积累和科研探索中提升学术品位,自觉以引领科学前沿、服务国家发展、造福人类社会为追求,深入挖掘具有研究价值的‘真问题’,锤炼自身学术洞察力,一步一个脚印向着创新高峰不懈攀登。”

上海交通大学2025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图片由上海交通大学提供

  ?

围绕“提升学术品位 勇攀创新高峰”,丁奎岭从3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一是潜心钻研,在深耕专业中涵养学术品位。研究者的学术品位植根于扎实的知识体系和开阔的学术视野,并体现在对学术方向的把握上。系统掌握所在学科的基础理论、经典文献、方法范式,全面了解所处领域的演进和变革趋势,进而形成对学科发展脉络和研究前沿的整体认知,方能提炼出值得深入探究、契合自身志趣的“真问题”,激发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丁奎岭希望新生们热爱并专注于自己选择的领域,打牢知识根基、拓宽学术视野,致力于开展人所未做的“原创性”研究、人所未成的“引领性”研究,在深耕不辍中涵养学术品位、明确专业使命,为提出新方向、探寻新路径、实现新跨越奠定基础。

二是敏锐洞察,在创新实践中塑造学术品位。纵观人类科技和社会发展史,重大的创新突破经常来源于跨领域对话中激发的灵感,以及从看似寻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的独特视角。塑造学术品位是一个长期锤炼的过程,许多优秀的科学家正是在追本溯源的不懈探究、打破传统的大胆尝试中提升了学术洞察力,形成了独到的学术见解。

丁奎岭鼓励新生们锻造“敏锐捕捉”的创新能力,保持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于静心观察、反复追问中发现那些被忽视的细节、隐藏的联系以及潜在的规律;培养“跨界融合”的创新思维,敢于突破学科边界、思维定势、认知局限,尝试用交叉融合的视角观察现象和思考问题,在交叉融合实践过程中催生新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成长为有见地、有品位的创新者。

三是志存高远,在担当奉献中彰显学术品位。真正有品位的科学研究,要追求自身的学术价值,更要关注服务国家发展、增进人类福祉的社会价值。一个人从事学术研究的品位,体现于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国家发展与人类命运的深刻关切。

丁奎岭期待新生们胸怀家国天下,把科研方向锚定在国家所需、人民所盼之上,坚定勇攀高峰、创新报国的志向,砥砺不惧挑战、攻坚克难的品格,从解决“小问题”、积累“微创新”出发,勇闯无人区、攀登制高点,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葆有乐观豁达之心,善于团结协作、不畏挑战失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拓展宽广的人生境界;在科研道路上常怀谦逊之心,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以‘甘坐冷板凳’的定力深耕基础,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开拓前沿,持续提升学术品位,勇敢攀登属于你们这一代人的创新高峰!”丁奎岭祝福新生们。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美资助前景不明之际,多国争相招揽博士生 研究揭示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作用密码
国产离子回旋加热系统研制成功 引力波最终证实了霍金的黑洞定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