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体瑶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3 15:20:26
选择字号:
一种神秘骨骼病曾重创巴西巨型恐龙

 

研究人员在6具约8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恐龙化石中发现骨髓炎的迹象。这种骨骼疾病可能由细菌、真菌、病毒或原生动物引发。这组发现于巴西圣保罗州的蜥脚类恐龙骨骼表明,该地区曾存在有利于这类致命骨骼疾病传播的条件。这项研究近日发表于《解剖学记录》。

巴西的古代蜥脚类恐龙遭受过致命的骨骼感染。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骨头没有显示再生迹象,这表明恐龙可能因疾病的持续恶化而死亡。论文第一兼通讯作者、巴西卡里里地区大学的Tito Aureliano表示,“关于蜥脚类恐龙感染传染病的发现很少,直到近期才首次有相关成果发表。我们分析的骨骼在时间上非常接近,并且来自同一古生物遗址,这说明该地区当时存在病原体感染多个个体的条件。”

部分病灶仅存在于骨髓。但同一时期在该遗址发现的其他骨骼中,病灶则从骨髓延伸至外部。这些病灶呈现海绵纹理,表明该区域的血管化。这种纹理将病灶与骨肉瘤和骨肿瘤等其他可影响骨组织的病症区分开来。

研究未发现病灶中损失的骨组织被新组织替代的愈合迹象。而这种迹象在遭其他恐龙咬伤骨骼的化石中十分常见。

研究人员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立体显微镜分析了骨骼。他们从化石中识别出3中此前未知的骨髓炎表现形式。其中一组化石存在类似“肿块”的圆形小突起,另一组的突起呈椭圆形,具有类似指纹的图案。第三组则有宽大的圆形印记,尺寸大于其他所有病灶。Aureliano解释道,“这些病灶可能连接了肌肉和皮肤,并且暴露在外,渗出血液或脓液。”

2021年,研究人员曾在一项发表于《白垩纪研究》的研究中首次描述了血液寄生虫引发骨髓炎的骨骼感染病例。该案例中的骨骼来自一种小型蜥脚类恐龙,其发现地点与本次分析的化石相同。在当时,该地区气候干旱,河流浅而流速慢,并存在大型静水池。在这种环境下,许多恐龙受困死亡并成为化石。

Aureliano指出,“这种环境可能有利于病原体通过蚊子或动物的饮水传播,这些动物包括恐龙、龟类及类似现代鳄鱼的动物。”作者同时指出,该研究提供的证据可能对未来的古生物学和考古学工作有所帮助,因为它展示了同种疾病在骨骼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并能与其他疾病进行区分。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r.70003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 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技术创新应用获突破
科学家首次发现富含硅、硫的超新星 科学家发现将阳光转化为燃料的新方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