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香港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超越日本“东京-横滨”,成为全球第一大创新集群,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强劲活力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澎湃动能。
记者获悉,“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于2020-2024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二,2025年首次登顶世界百强榜首。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澳门-珠海”创新集群连续第二次入围世界百强榜。此次全球创新指数的最新排名显示了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充分体现了大湾区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方面的积极成效。
今年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在往年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科学引文索引拓展版”(SCIE)论文量2个核心指标基础上,新增了“风险资金投资交易量”核心指标,既强调知识产权的产出与布局,又突出创新成果的转化运用与价值实现。本次排名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蓬勃创新的热土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地,在推动全球创新生态系统有序优化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广东省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系统携手港澳知识产权部门,努力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全链条,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的知识产权支撑。当前,广东知识产权地区发展指数位于全国前列,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6.77万件,累计PCT国际专利申请量30.47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906.46万件,均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领跑全国。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广东专利转让许可及受让被许可等转化次数达69.27万件,居全国首位;全省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新增8305.48亿元,惠及企业1.67万户。创新集群里的广州和深圳分别获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深圳河套)国际转化试点平台,落地全国首单港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首个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保险中心、首单以专利商标权为主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等。截至今年7月,广州和深圳累计发行118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规模超240亿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