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科协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9/2 14:07:13
选择字号:
专项答题|智启AI之门

 

“人工智能一词最早出现在哪一年?”“哪一种应用场景主要体现了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方面的优势?”“人工智能中的‘强化学习’类似于人类学习中的哪种情况?”......打开手机,刷到智能推荐的内容、用语音助手设置闹钟、靠导航软件规划出行路线,我们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走进“AI包围的生活”。AI已经成为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通用工具”。

人工智能,简称AI,是指通过模拟人类智能的思维逻辑、学习能力与决策过程,让计算机系统具备感知、理解、学习、推理、规划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它不是单一技术,而是一个涵盖多领域的技术集群:从能听懂语音指令的 “语音识别技术”,到能看懂图片的 “计算机视觉技术”,从能理解文字含义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到能自主优化策略的“机器学习技术”,再到近年大热、能生成文本图像的“生成式AI技术”,AI正以“技术拼图”的形式,搭建起连接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其核心价值,就在于在满足人类生产生活 “高效化、个性化、便捷化”需求的同时,打破传统行业的创新壁垒,推动社会向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AI、用好AI,共同迎接智能时代的到来,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特别推出“智启AI之门”专项答题活动。

图片

扫描下方二维码

立即参与“智启AI之门”专项答题

图片

本次专项答题得到了天津市人工智能学会的大力支持。

背景知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

在国家战略层面,AI的重要性持续凸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 “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之一,明确要让AI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24-2030年)》正式印发,从技术研发、应用落地、伦理规范、人才培养等多维度,构建了我国AI发展的“顶层设计”……

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通过线上设置每日答题、限时挑战答题、PK答题、专项答题等不同模式,让您在碎片化时间利用“小屏”提升科学素养。您还可以通过“测测你的数字科学素养”模块进行自测,了解自己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思想、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同时,大赛还将从前沿科技、人工智能、科学家精神、应急科普、热点话题等不同角度,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展不同主题的专项答题活动。










来源:北京市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技术创新应用获突破 科学家首次发现富含硅、硫的超新星
科学家发现将阳光转化为燃料的新方法 3D打印让瘫痪大鼠重新行走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