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与自然资源湖南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在长沙举行合作共建协议签约仪式,双方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书》,将在湖南益阳布局卫星检校场,配齐装备、升级软件,把检校成果纳入解译样本中心,服务部省重点工作,实现“以检校促应用、以应用强服务”。
签约仪式现场。主办方 供图
?
仪式上,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介绍了海洋卫星工作进展,展现其依托“海洋一号”系列卫星的国际领先监测能力;自然资源湖南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介绍了湖南卫星应用建设及协议起草情况。湖南作为试点省份,参与了多颗卫星在轨测试,在几何、光谱、辐射评价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签约仪式。主办方 供图
?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尚文艳表示,湖南地类多样、自然禀赋特殊,是卫星检校理想区域。双方共建湖南SAR卫星检校场,将在定标检校、科技创新等领域深度协同,助力提升国家卫星遥感数据质量。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宋琤表示,湖南已构建“1+6+14+X”卫星运行网络,“卫星云遥”系统多项功能全国领先,成果应用广泛。相关单位要按照“小步快跑、分期建设”原则推进检校场建设,1至2年实现常规检校业务化运行,3至5年建成规模化服务体系,打造部省协同创新“湖南样板”。
据介绍,此次合作标志着湖南卫星遥感应用迈入新阶段,双方将以卫星检校场建设为纽带,拓展合作领域,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多维度、深层次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服务国家卫星应用产业战略布局注入强劲动能,助力谱写新时代区域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