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至31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指导,大连市人民政府、鹏城实验室共同主办,大连市科技局、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共同承办的2025年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在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举行,重点比拼在真实近海环境下水下机器人的水下感知探测,水下定位通信和水下智能作业能力。
比赛现场。大连理工大学供图
本届大赛和高峰论坛邀请了6名院士和80余位人工智能及水下机器人领域专家学者以及产业界代表出席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大连市科技局,鹏城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领导在开幕仪式上致辞并共同启动大赛。
2017年,为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起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成为国际上首个在真实近海环境下进行的智能机器人竞赛。大赛始终坚持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为导向,成为国内该领域技术含量最高、比赛难度最大、参赛水平最强的高端引领性赛事。
本届赛事科技含量进一步增强,提升了比赛难度和作业效率,在原有的人机协同抓取组、自主抓取组和水下通信赛道基础上,根据实际场景需求增设了企业项目赛道,更加贴近水下场景的真实作业需求。大赛在星海湾跨海大桥下的真实开放海域进行,完全真实开放的海洋环境,近15米的水深,全自然的虾、蟹、胆、贝、参将为队伍带来真实的挑战。
共有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23支队伍会师决赛,在水下通信赛道,最优赛队伍运用了更先进的调制解调技术达到了725比特每秒,比去年的最好成绩46比特每秒提升了15倍之多,再次刷新赛事纪录。自主抓取组比赛,东北大学的海洋之心1队在恶劣海况下成功自主抓取到4枚扇贝,实现了自主抓取成绩的新突破。最终,海洋之心1队获自主抓取组一等奖。“OurEDA队”获人机协同抓取组一等奖,“智海天音队”获水下通信赛道一等奖,“叮咚鸡队”获“项目赛道”一等奖。
比赛现场。大连理工大学供图
此外,借助大赛搭建的海洋智能装备产业化交流平台,大连海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大连德泰海洋牧场有限公司、大连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连科荟”等多家企业分别与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4个水下机器人相关项目在大连应用落地,大赛正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供需交流平台,为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