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科研人员揭示了秸秆还田与施有机肥对黄土高原旱作小麦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Plants)上。
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但山西省南部的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长期的秸秆还田与施有机肥结合对生产力、土壤养分状况、氮利用效率(NUE)和细菌群落的影响尚不清楚。
研究发现,与对照为不施肥并清除秸秆的水地小麦田相比,四种不同配施方案:NP(氮磷肥)、NPM(氮磷肥+有机肥)、SNP(秸秆还田+氮磷肥)和SNPM(秸秆还田+氮磷肥+有机肥),分别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56.19%、76.89%、111.08%和114.30%。秸秆还田与施有机肥的结合提高了土壤肥力、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显著优化了细菌群落结构。总之,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有前景的生产技术。
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陈梦妮、杨志国和杨娜为该文共同第一作者,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研究员李永山和张建诚为通讯作者。研究得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青年基金和国家农业微生物夏县观测点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3390/plants1412179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