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肥料与施肥技术团队研究发现,优化养分管理模式可实现马铃薯绿色高效生产。相关成果发表在《资源,节约与重复利用》(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上。
养分专家优化施肥下马铃薯碳氮减排潜力。中国农科院供图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球25.6%,养分投入占全球50%,但单产水平不到欧美国家的一半。高强度的养分投入导致农田温室气体和活性氮过量排放,阻碍了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该研究构建了全国马铃薯生产要素数据集,依托马铃薯养分专家系统,探究了优化施肥的碳氮减排潜力。研究表明,2011~2021年间,全国马铃薯农田温室气体和活性氮排放量平均增长了83.4%和21.1%,而养分投入量的增加是主要驱动因子。
该研究通过马铃薯养分专家系统优化施肥,实现氮磷投入分别减少34.4%和74.5%,总养分减量99.6万吨,农田温室气体和活性氮排放分别下降34.1%和50.8%。
模型预测,到2060年,通过该系统养分优化、有机替代和增效肥应用,养分资源可节省28.0%~35.4%,二氧化碳和活性氮排放分别降低23.2%~28.7%和10.4%~40.3%,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农业碳中和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该研究得到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重大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resconrec.2025.10839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