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户外活动时间被网课和电子作业挤压,当传统护眼手段难以满足现代学习场景,一种通过光学重构实现“室内望远”的技术应运而生。
据了解,远望技术的原理来自于19世纪德国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Hermann von Helmholtz的赫尔姆霍尔德调节理论。
2012年,我国研究者基于调节理论设计了一款用于防控近视的设备,并获得专利《一种用于缓解视疲劳的远距离阅读装置》,首次将光学拉远与近视防控深度绑定。
目前,中国远望技术正逐步进入标准与生态构建期。由京东方健康牵头起草的《远望屏技术规范》(T/CESA 1371—2024)获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协会认证,该标准给出了远望屏的定义,并规定了远望屏的外观结构、功能、显示性能、视觉舒适度性能、环境适应性等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共同制定的《远像电子显示终端技术规范》和《显示产品视觉健康技术要求——远像电子显示终端》两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则填补了行业规范空白。
数据显示,中国远望技术产业规模在2025年已达45亿元,年复合增速62%。在国家政策引导的前提下,教育部等十五部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将“改善视觉环境”列为核心任务,浙江、江苏等地试点将远望屏纳入教室改造项目。
值得一提,京东方健康持续进行新品研发,推出远望家族新品——全景读写台,将纸质读写拉远至3-8米虚像距离,标志着中国取得了从技术应用到产业定义创新的里程碑式进步。
专家表示,光学革命的终极意义在于重新定义人类与数字世界的健康相处方式,这些为视觉健康带来改善的具体场景,正在为一个“屏幕无害化”的未来奠定基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