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22 21:49:26
选择字号:
早期肺癌手术淋巴结“免清扫”有了临床依据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陈海泉团队证实,如果术前或术中准确判断淋巴结阴性的早期肺癌患者,可以不清扫淋巴结,患者生存情况较进行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没有差异,且手术效率更高、术后不良反应更少、住院时间更短。相关研究7月22日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

肺癌是我国发病和死亡率均位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当前国际诊治指南推荐的早期肺癌根治性手术方式,包括肺叶/肺段切除加上扫荡式的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或者采样。然而,这种手术方式在切除转移淋巴结的同时,无差别切除无转移淋巴结,增加了乳糜胸、喉返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风险。此外,肿瘤引流区淋巴结对于抗肿瘤免疫具有重要作用。在免疫治疗广泛应用的时代,保留无肿瘤转移的正常淋巴结对维持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此前,陈海泉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肺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的理念,以最大限度保留无转移淋巴结,减少手术创伤,保留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并带领团队系统总结出了6条术前或术中判断肺癌纵隔淋巴结阴性状态的标准。在此基础上,陈海泉团队发起并联合国内多家中心开展了一项II期的前瞻性观察性临床试验(ECTOP-1003),证实6条判断纵隔淋巴结阴性状态标准的准确性达到100%。

陈海泉团队正在进行手术。图片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提供

  ?

为进一步验证“免清扫”的临床价值,陈海泉再次发起开展了III期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ECTOP-1009),对比不清扫淋巴结手术与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手术的差异。

该临床研究共入组302例患者,各有151例患者随机分配到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组和不清扫组。两组基线特征完全匹配,术后病理显示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

随访数据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的无病生存率均为100%。但相比于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组,不清扫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缩短32%、平均出血量减少46%,平均住院时间减少13%;且不清扫组出现CTCAE(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2级及以上并发症的频率显著低于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组。

陈海泉表示,该研究是国际首个发表的关于肺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的III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为保留无转移淋巴结的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提供了最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将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200/JCO-25-0061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人工智能在黄石公园下发现8.6万次地震 研究发现调控甜瓜成熟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
月壤取水 可产燃料 《科学》(20250717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