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由国家自然博物馆、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上海大学联合主办,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自然历史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支持的“博物馆资源整合与文化塑造”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研讨会上半场,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薛利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呈现“百馆齐放”格局,但存在资源分散、文化表达碎片化等问题,亟需打破壁垒整合资源、升级文化塑造,以实现文化塑造升级,回归启迪人心、传承文明的使命与担当。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跨区域合作。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在主旨报告中介绍了上海科技馆推出的“一平米博物馆”项目。该项目通过将小规模展览送至学校、社区、商场等各类场所,以多样化展示形式发挥馆藏价值并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诠释着“万物皆可展”的创新理念。
上海大学博物馆馆长李明斌介绍,上海大学博物馆突破传统框架,围绕“无界博物馆”理念,通过特色馆藏展示、对话类展览等实践,整合高校多学科资源,融合文化遗产与当代艺术,既成为学科实践平台,也为探索高校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及文化塑造路径提供了范例。
浙江自然博物院专职副书记兰国英表示,浙江自然博物院12年来推动环球自然日在全省协同发展,未来将继续深化现有合作、扩大覆盖范围、探索成果转化、加强交流互鉴,推动环球自然日更广泛深入开展。
大连自然博物馆馆长林红宣表示,大连自然博物馆立足地域特色,打造文化认同基石,融合传统文化创新沉浸式体验,促进博物馆与高校和社会之间的合作互融,未来将积极推动环球自然日活动进校园,以流动博物馆等形式拓展科普广度,探索自然博物馆发展新路径。
广州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杜春磊指出,广州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通过开展丰富科普活动与包容性探索,形成了独特运营模式,在科普、科研及文化融合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同时积极关注特殊群体,为科普事业发展与社会包容贡献力量。
国家自然博物馆党委副书记王世雯介绍,结合对环球自然日活动核心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探索从组织管理、活动参与度、影响力、教育价值和相关成就五个维度构建环球自然日城市指数体系,从而推动活动高质量发展,构建城市科学教育发展环球自然日指数。
研讨会下半场“馆长对话”环节,与会馆长们围绕“如何打破壁垒进行资源整合,以实现文化塑造升级”等问题进行互动讨论。
?
在环球自然日活动举办期间,与会嘉宾观摩了环球自然日2025年度全国总决选的展览、表演、科学展演、科普绘画、故事播讲等,并深入探讨了“资源整合与文化塑造”在青少年群体中落地成效的实践。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